“小時候,吃完年夜飯,兩手一甩,出去放炮。”
“長大后,吃完年夜飯,挽起袖子,洗堆成山的碗和盤。”
“小時候,拜年時,新衣服就擺在床前。”
“長大后,你在想,給孩子和爸媽買了,自己的衣服不夠錢。”
“于是不得不安慰自己,算了,穿去年那件吧,也挺新的。”
蘇晨對這一點感受最明顯,他以前過年的時候還可以經常收紅包。
但現在長大了,就沒有親戚給他發紅包了。
相反,他還要給親戚的小孩子發紅包。
各朝的老百姓對此深有感觸,也漸漸有些理解后世的年輕人為什么會感覺年味變淡了。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小時候,你是感受年味的人,到處是你可依靠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但長大后,你就是制造年味的人,你成了別人依靠的人。
這也難怪,累的人都不想過年,而感受年味的人卻一年盼一年。
“第二個原因是留在家鄉的人少了,親戚朋友難以聚在一起。”
“原來在鄉下,過年走親訪友都要好幾天。”
“但是不管多難,都要去,誰家要是沒有去,就有意見,就會認為親戚疏遠了。”
“現在很多人都進城了,真正留在農村過年的,也很少了。”
“每逢過年,大家也會走動,但是時間不多,開車到處拜年。”
“走到親戚家,喝一杯茶,聊幾句,就趕往下一家。”
“家家戶戶的年輕人,都很忙,大家也能理解。”
“有的人,依舊會回鄉下過年,但是鄉下的人越來越少了,兒時的玩伴都聚不攏了,親戚也難以相聚。”
“感覺家鄉沒有了年味,后來,一些老人也習慣了在城里過年。”
嬴政從鄉下搬到城市就面臨這樣的情況,那主播老家隔了上千公里,想要回老家過年就更難了。
要是不在一個地方的話,過年想要走動就不容易了。
慢慢的,時間一長,家鄉也就沒有了年味。
不過他的大秦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老百姓過年一直很有年味。
主要也是親朋好友離得不遠,過年的時候串門拜年也比較容易。
“第三個原因就是親戚變成了某種儀式上的座上賓,平時交往少了。”
“交通比以前更發達了,但是親戚互相走動的時間更少了。”
“一方面是因為大家工作很忙,假期很少。”
“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親戚,很勢利眼,根本看不起窮親戚。”
“一個大家庭里勢利眼的親戚多了,也就不想交往了。”
“有的親戚,還因為錢財的事情,反目成仇了。”
“在一些長輩過壽、某家有婚宴、孩子出生滿月等紅白喜事的時候,親戚才會聚攏來。”
“親戚之間,真正互相幫助的機會少了,就是有的親戚還很窮,那些富裕的親戚也不會盡力接濟了。”
“以前是平時干農活,都會互相幫忙。”
“過年的時候,都會準備一些禮物,有賺錢的事情,也會想到親戚。”
“但是現在,親戚的感情也淡了,過年的時候,都不互相拜年了。”
“最近幾年,年輕人慢慢興起斷親的趨勢,不愿意花費精力去維系不熟的親戚。”
各朝古人有些不能理解這一點,親戚是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理應互相照顧才對。
在他們的社會關系中,對親戚看得很重,那是同宗同族的親人。
一般有什么好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親人。
要是遇到什么事,也會向親人第一個尋求幫助。
雖說也有的富親戚會嫌棄窮親戚,但也不會坐視不管的,多多少少都會幫一把。
“第四個原因是溫馨的家,變成了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