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辦法,洛陽江是老百姓往來東南沿海的必經之地,
每逢春夏,水漲潮高,渡江翻船之事常有,葬身江中者不計其數。
后來,泉州太守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
前后歷經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
建成后的洛陽橋,不僅是連接福州和泉州的官道,還是當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北宋年間泉州的海外貿易正盛,洛陽橋的建成更加促進了貿易往來。
其他一座座跨海大橋也陸續建起來,滿載瓷器的帆船艦隊從洛陽橋這里出發,跨越大洋大洲的異邦客船也到此歇腳。
在橋梁界素有一種說法,北趙州,南洛陽。
洛陽橋的珍貴之處除了造福百姓外,還有它的造橋技藝。
可以說洛陽橋是所有名橋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橋,是這個時代造橋技術的集大成者。
能在一公里多的水域上架起跨海梁式石構橋,不得不令人稱贊。
洛陽橋的建造,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讓當地變得繁榮,充分發揮了洛陽橋的功能。
“港珠澳大橋分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及連接橋隧和港珠澳三地陸路聯絡線組成。”
“這種集橋、島、隧為一體的結構體系,為港珠澳大橋所獨有。”
“而在東西兩座人工島間,長達675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節沉管和一個最終接頭對接組成,這也是大橋修建過程中最具難度的一環。”
“為了同時滿足30萬噸級巨輪通行、香港國際機場航線限高、控制珠江阻水率等需求,沉管隧道必須深埋在20多米的海底淤泥下。”
“以往的案例中,傳統沉管隧道均為淺埋。”
“這種深達20米的施工作業沒有任何標準可參考,也因此困擾了設計團隊半年之久。”
“經過繼日的細化方案、組織模型試驗,設計團隊提出了創新概念,從結構上解決了沉管深埋的問題。”
“從2013年5月首節沉管開始浮運安裝,到2017年5月最終接頭安裝,沉管隧道的建設花了整整4年的時間。”
“由于海底基床泥沙軟硬不一,沉管安裝上去會因沉降不一產生斷裂,大橋的建設團隊又研發出擠密砂樁復合地基設計方法。”
“該方法使得整個海底基槽的總體沉降控制在10厘米以內,差異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內,創造了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設奇跡。”
“正因如此之高的建設難度,港珠澳大橋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
“全長55公里,是世界第一長的跨海大橋。”
“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5公里,是世界第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最深48米,是世界第一深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總體設計理念包括戰略性、創新性、功能性、安全性、環保性、文化性和景觀性幾個方面。”
“其主橋為三座大跨度鋼結構斜拉橋,每座主橋均有獨特的藝術構思。”
朱棣北京的盧溝橋雖然沒有港珠澳大橋來得雄偉,但發揮的作用絲毫不比港珠澳大橋差多少。
盧溝橋是北京最著名的石造聯拱橋,也是華北地區跨度最大的石橋。
在實用性上,盧溝渡口自古就是天下南北交通大道的要道,盧溝橋的建造使這道天塹瞬間變通途。
在觀賞性上,自盧溝橋誕生的那天起。
這座石橋就在疏星曉月的映襯下,成就了享譽京城的燕京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