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開創棋壇歷史先河的十局,黃龍士嘔心瀝血。”
“最終互有勝負,成為空前絕后的不朽之作,史稱血淚篇。”
“也正是這十局棋之后,徐星友棋藝猛進,一躍成為與黃龍士齊名的圍棋高手。”
“黃龍士與徐星友同享盛名,譽滿全國。”
“康熙皇帝將他倆奉為內廷供奉,五品職銜。”
“黃龍士為人誠樸,耿直不阿。”
“徐星友則為人機敏,善于交際,結交了不少內廷太監。”
“一天,康熙命兩人對弈,勝者重賞。”
“徐星友通過內廷得知,勝者皇上將獎授知府。”
“而黃龍士無意為官,他要著書立說為后學者指路,反勸徐星友勝棋受賜。”
“第二天,兩人對弈激戰,配合默契,演繹了一場欺君大戰。”
“徐星友獲勝后即被康熙委任為浙江錢塘知府,而黃龍士則回故鄉一心一意撰寫棋書。”
“康熙二十九年,黃龍士至不惑之年。”
“他帶著融進自己全部心血,弈搏一生的黃龍士全圖和弈括兩篇著作與徐星友在錢塘江畔重聚。”
“棋友、摯友、師徒相逢,相互問候,仍離不開開局落子。”
“黃龍士一談到圍棋,仍是壯心不已。”
“一天,徐星友三個棋友一時高興,示意黃龍士演繹一對三對弈大戲。”
“黃龍士向以棋圣自負,爭強好勝,誓不言敗,當即許諾要大殺三方。”
“這三人全是浙江一流名手,黃龍士在三人間來回穿梭走動,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使盡了渾身解數,終于將三人趕盡殺絕,將三盤棋贏了。”
“不過由于操勞過度,心血耗盡。”
“黃龍士氣息奄奄,微弱的呼吸隨著燭火的跳躍一閃一閃。”
“當徐星友將書桌棋枰上的黑白兩粒棋子送到黃龍士眼前,又放到他手中時。”
“黃龍士才面帶微笑,飄向了生生不息的天地之中。”
乾隆:血淚篇是棋譜中最為著名的,這是黃龍士留給后人的杰作。
黃龍士成為大清第一圍棋高手后,就收到了浙江書畫家徐星友的請柬,希望黃龍士南下來浙江錢塘一敘。
徐星友家族是浙江錢塘望族豪門,家里十分有錢。
等黃龍士到達浙江錢塘后,徐星友以盛大場面歡迎黃龍士的到來。
此時的徐星友已經是江浙書畫界的名流,對圍棋只是個業余愛好者,圍棋尚不入流。
徐星友每天好酒歌舞招待黃龍士,又贈之以厚禮。
這一時讓黃龍士摸不著頭腦,不知徐星友的胡蘆里賣的什么藥。
徐星友見時機成熟后,請求黃龍士收其為弟子,教之以圍棋之藝。
黃龍士大吃一驚,一時愣住了。
因為徐星友比黃龍士大七歲,且徐星友成名多年,乃江浙名士,更何況此時的徐星友已經年近四十歲。
這一下子讓黃龍士十分的為難,然而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黃龍士無奈,只好答應教其圍棋。
但仍堅決不肯收為弟子,以平輩友人相稱,互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