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時,恰逢鮑仁專程來錢塘西岸找蘇小小。”
“原來他應試登第后,就被朝廷派往邊塞巡視。”
“一去就是兩年,無法第一時間趕回錢塘向蘇小小道謝。”
“這兩年,鮑仁政績突出,被提拔為滑州刺史。”
“朝廷給他兩個月的假期,允許他回鄉省親。”
“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到蘇小小的家時,見到奄奄一息的蘇小小后凄然淚下。”
“蘇小小一見鮑仁,強撐虛弱的身體爬了起來,詢問阮郁的情況。”
“面對病入膏肓的癡情女,鮑仁欲言又止,只好直言相告。”
“原來,阮郁的父親聽到兒子沉迷美色,揮霍無度,在錢塘與妓女混在一起。”
“大發雷霆,特地派人從京師建康趕了過來,謊稱父病速歸。”
“阮郁一到建康,就被看管在家,不許他外出半步。”
“門第觀念和封建倫理就像一只無形的巨手,將要斬斷阮郁與蘇小小短暫的愛情。”
“不久,阮父訂下婚期,逼阮郁與他同僚的女兒成婚。”
“阮郁不愿,乘夜跳窗逃跑,不料失足墮地身亡。”
“蘇小小聽到阮郁的噩耗后,嚎啕大哭,悲傷不已。”
“蘇小小溘然而逝,年僅二十四歲。”
“一代名伎,香消玉殞,留給后人是一片唏噓之聲。”
曹雪芹:蘇小小遇第二段愛情,可惜佳人薄命。
蘇小小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鮑仁,鮑仁不同于阮郁那種富家公子的風度翩翩。
鮑仁是一名窮書生,但志向遠大,滿腹才華。
因為囊中羞澀,沒有足夠的盤纏赴京趕考,神情沮喪。
蘇小小得知,覺得這個男人器宇不凡,便主動贊助錢物幫助鮑仁。
其實,鮑仁的出現,應該是勾起了蘇小小對阮郁的思念。
畢竟,那是少女刻骨銘心的初戀,于是她慷慨解囊。
與其說她幫助的是這個男人,不如說在她在為自己的圓一個夢。
鮑仁回來是福氣,不回來就一邊兩寬,各生歡喜。
果然,鮑仁沒有辜負蘇小小的一片心意。
不僅金榜題名,還做了刺史。
功成名就就報恩,不像阮郁那么絕情。
金榜題名之時,鮑仁特意來到錢塘準備迎娶蘇小小。
只可惜佳人薄命,卻在19歲這年病逝了。
蘇小小的死,不是因為失戀想不開,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
為此,她沒有像林黛玉那樣整日悲傷。
而是看得很開,覺得自己死于青春年華,反倒能給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她甚至認為死亡的降臨就是對她最好的成全,不用像很多女子一樣,人老珠黃以后,慘遭丈夫的背叛。
蘇小小的突然離世,鮑仁非常傷心。
為了報答蘇小小這個紅顏知己,他特地在西泠橋畔破土動工。
建了一座墳墓,立了一塊石碑,作為紀念。
這座墳墓歷經數百年的風霜,至今仍然屹立在西子湖邊。(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