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那時候,郭圣通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她自然要說一些瘋言瘋語的話。
郭圣通雖然說了一些瘋言瘋語的話,但是她還沒有發瘋。
真正讓她發瘋的,是劉秀和陰麗華反復不斷的秀恩愛。
這種行為,簡直讓郭圣通的精神到了幾乎崩潰的邊緣。
而這個時候,郭圣通的娘家人真定王劉揚。
不但沒能幫助郭圣通,反而給她幫倒忙。
這時候,劉揚張狂起來了,覺得要沒有他,也就沒有劉秀的今天。
劉揚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擁兵自重。
劉秀哪能容忍他這種行為,所以最終把劉揚給殺掉了。
劉秀把劉揚殺掉后,卻反而把郭圣通立為皇后。
但是,他依然不愿意到郭圣通那里去,依然天天往陰麗華的后宮跑。
這讓郭圣通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她發現這個皇后之位,隨時隨地都可能沒了。
她兒子的太子之位,也可能隨時隨地都沒了。
對于郭圣通來說,唯一能夠救她的,就是手上有點實權。
只有手上有點實權,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然而郭圣通這樣做,一下就讓劉秀找到了廢除她的理由。
所以理直氣壯地把郭圣通的皇后之位給拿掉,把陰麗華扶起來。
同時把郭圣通的兒子給廢掉,把陰麗華的兒子扶起來當太子。
劉秀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為陰麗華順理成章當上皇后掃清一切障礙,尤其是輿論場的障礙。
總之,郭圣通再一次成為了政治工具。
先前,她已經兩次成為政治工具了,這是第三次。
而這第三次,竟然是劉秀和陰麗華通過秀恩愛的方式完成的。
郭圣通最后去當王太后的時候,她才知道真正的灰暗時刻來了。
“陰麗華另一個兄弟時任黃門侍郎,每次劉秀出門他都拿一個小蓋傘為他遮風擋雨,劉秀要升他當侍中。”
“不料被他堅決辭讓,說一家人受爵賞,會令天下人失望。”
“這是陰麗華的熏陶,有其姐必有其弟。”
“對郭圣通,陰麗華也十分寬厚。”
“古代廢后結局大多很慘,要么被打入冷宮,生不如死。”
“要么被賜自盡,香消玉殞。”
“但廢后郭圣通,卻是史上最大的例外。”
“陰麗華向劉秀建議,劉疆依然是太子,還要封賞郭圣通家族,封郭圣通為中山王太后。”
“因此郭圣通是史上唯一沒被打入冷宮的皇后,反而因此得到尊崇。”
“娘家人也被大封,兒子也還是太子,這完全是皇太后的待遇。”
“沒想到,陰麗華與劉秀的百般安撫,反倒讓劉疆內心不安。”
“母親被廢后,他就終日活在憂郁中,后來在他人的勸說下決定讓出太子位給陰麗華的長子劉莊。”
“劉秀與陰麗華認為大人的糾葛不應該連累到孩子,因此就沒有同意。”
“后來,劉疆多次提到自己想做藩王的心愿。”
“劉秀與陰麗華見事已至此,只得同意劉疆,封他為東海王。”
“其實,這是劉疆的聰明之舉,他后來也是善終了的。”
“陰麗華對此十分不安,于是向劉秀請求,再次擴大劉疆封國領土。”
“為此劉疆的封地被擴大到了兩倍,足足有29個縣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