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有個地方叫公主墳,據民間傳說。
這里埋葬的是清朝惟一的一位漢族公主,她便是清朝初年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四貞。
這位公主一生的遭遇令人同情,她雖然貴為公主卻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她經歷了無數坎坷,最終悲慘凄涼的孤獨終老。
但人們驚訝地發現,公主墳里埋葬的并不是孔四貞。
孔四貞究竟葬在了哪里,正史里沒有記載。
她很有可能葬在了阜成門外的孔王墳,也就是她的父親孔有德旁邊。
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那么一生孤苦的孔四貞,死后總算是與親人相伴了。
亂世中人易飄零,她最后的結局雖然充滿遺憾,但也算平靜安穩,稱得上善終了。
“孔四貞生于1642年,是明末清初時的梟雄孔有德之女。”
“孔有德本是個海盜,后來與同鄉一起投奔了明朝大將毛文龍。”
“他作戰勇猛,對毛文龍也十分忠誠,所以很受器重。”
“此時毛文龍已多次率領軍隊襲擊后金,屢立戰功。”
“不過,他的部隊有個壞習慣。”
“那就是紀律敗壞,不聽朝廷指揮。”
“明廷對此非常憂慮,進而動了殺心。”
“袁崇煥督師遼東,剛來便先下手為強,處死了毛文龍。”
“這一手看似雷霆風暴,其實卻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毛文龍的部下中很多人不服,孔有德就是其中一個。”
“他覺得毛文龍無罪,實在太冤。”
“正當他憤憤不平之時,趕上登州巡撫孫元化在招攬人才,孔有德就追隨了他。”
“1631年,皇太極親率清軍攻打大凌河城,形勢對明軍很不利。”
“孔有德接到增援大凌河的命令,可他早就對明朝失望透頂。”
“所以根本沒去大凌河,而是占領了登州。”
“等到來年,明軍緩過氣來,立刻就發兵攻打登州。”
“孔有德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降了皇太極。”
“降清之后,他很快受到重用,后來更被封為恭順王。”
“清廷見他彪悍勇猛,與各地起義軍作戰也十分賣力。”
“便又封他做定南王,讓他駐軍桂林,鎮守廣西。”
“此時的孔有德真是揚眉吐氣,春風得意,人生走到了輝煌的頂點。”
“可是須知有潮起便有潮落,高峰后面就是低谷。”
“孔有德很快就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李定國。”
“李定國是南明大將,孔有德降清后鎮守廣西,又不斷進攻南明,李定國早就恨死了他。”
“1652年,李定國打退了孔有德前來進攻的軍隊。”
“并一路追擊,最后率領起義軍攻破桂林城。”
“孔有德走投無路,只能將兒子孔庭訓和女兒孔四貞托給仆人帶走,自己跟妻妾閉門自殺。”
“桂林城被李定國攻破,孔有德雖然已死,可尸體還是被銼骨揚灰。”
“李定國不愿放過孔家,下令不留活口,孔家一百二十余口無一活命。”
“之后就連孔庭訓也被抓回來殺死了,只有孔四貞被孔有德的部將線國安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