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四貞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有著郡主的待遇。
但實際上已經開始成為一枚棋子,一枚讓父親的舊部忠心于朝廷的棋子。
順治帝癡情于董鄂妃,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妃子格外的厭棄。
當然這是順治帝在表現自己對包辦婚姻的不滿,對母后孝莊先后兩次冊封博爾濟吉特氏皇后的反抗。
但是在順治十一年五月,孝莊再次給順治帝冊封了一位來自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皇后。
順治帝很是不滿想要反抗,對這位新皇后照樣是不予理會。
恰好沒過多久,孔四貞扶柩北上,為自己的父親哭訴。
這時候順治帝恰好在為自己的感情苦惱,看到孔四貞可以說是一見鐘情,想要將孔四貞立為皇妃。
但是孔四貞告訴孝莊太后,自己已經許配給了父親孔有德部將孫延齡。
為了不引起孔有德舊部的兵變,孝莊太后便沒敢答應順治帝的事情。
但是孝莊太后見順治帝因此事而耿耿于懷,所以也沒敢將孔四貞直接嫁給孫延齡。
而是將孔四貞封為和碩格格,一直養在宮里,掌管定南王孔有德事。
未能將心儀的孔四貞立為皇妃,順治帝的感情無處寄托。
很快便遇到了另一個讓順治帝心儀的女子,而此女子便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董鄂妃。
順治十三年四月,紫禁城內基本修繕完成,孝莊便下懿旨可以準備冊封皇妃的事情。
沒想到孝莊太后居然一改常態,著急下旨將孔四貞冊封為東宮皇妃,要知道拒絕將孔四貞冊封為皇妃的也是孝莊。
原來,孝莊在發現順治帝與董鄂氏暗結秦晉以后。
想要用孔四貞挽回順治帝的心,但沒想到為時已晚。
隨著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死,孝莊的一切努力落空。
而孔四貞也沒能成為孝莊的兒媳,還是以和碩格格的身份養在東華門外。
一直到順治帝病逝后的次年,孝莊才準許其與孫延齡完婚,可見在孔四貞的婚事上孝莊是頗為為難的。
一方面是定南王孔有德部將孫延齡,另一方面是自己唯一的兒子順治帝。
換句話說一方面是朝政,一方面是親情,二者不能兼得。
孝莊為了朝政考慮,不得不犧牲兒子的幸福,畢竟孔四貞為皇妃一事非同小可。
若是單純為了一介女子,引起了定南王舊部的兵變,對孝莊太后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將其他的因素都剔除不考慮,單純考慮孝莊對孔四貞的感情。
其實孝莊對孔四貞還是很不錯的,能破格將一漢女封為和碩格格。
而且尊重她的意愿沒有強行將其納為皇妃,說明孝莊是非常喜歡孔四貞的,可以稱之為厚愛。
“1673年,康熙帝決意撤藩,歸順了幾十年的吳三桂起兵叛變。”
“孫延齡覺得機會來了,便殺了清廷的官員,帶著孔四貞和手下軍隊投奔了吳三桂。”
“不想,吳三桂并沒有重用孫延齡,只是封了他個臨江王的虛銜,就丟開不理了。”
“孫延齡郁郁不得志,孔四貞卻覺得清朝一直優待自己,此時還該歸順清朝。”
“她便開始勸說丈夫,但孫延齡卻猶豫不決。”
“1676年,定南軍覺得跟著孫延齡沒有前途,就想擁立線國安的兒子線三公子為王。”
“哪想到線三公子雖然有能力,卻為人嚴苛,定南軍的兵士們立時又覺得還是孫延齡好。”
“等到他們一窩蜂地去找孫延齡夫婦時,孫延齡卻瑟瑟發抖,躲起來不敢露面。”
“關鍵時刻還是孔四貞果敢,慨然獨自站出來面對定南軍。”
“定南軍折服于她的風華,又聽她呵斥他們全然不念已經故去的定南王。”
“便趕緊表明他們只是來擁立二人,孫延齡這才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