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洪秀全為了倡導男女平等贏得民心。”
“在舉行科舉考試的時候特意增設了女科,允許女子同男子一樣參加科舉考試。”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傅善祥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
“從小就善讀經史的傅善祥經常被父親念叨若善祥生為男子,必定能夠為我傅家爭取功名。”
“傅善祥決心參加此次女科考試,當時參加科舉考試的男女士子加起來總共有600余人。”
“男科的主考官是東王楊秀清,女科的主考官則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
“為了表示公平,男科女科的考試題目都是一樣的,都為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
“看到試題之后,傅善祥只思考了片刻就開始下手答卷,洋洋灑灑一萬字一揮而就。”
“在初試的時候,傅善祥的這篇文章就得到了考官們的一致好評。”
“經過層層篩選,這篇文章被送到了楊秀清的案頭。”
“楊秀清在閱讀完此文之后,被文中的觀點和才華所傾倒,當即決定將此文作者定為本次科舉考試的狀元。”
“就這樣,傅善祥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狀元,也是唯一一個女狀元。”
“科舉考試結束之后,傅善祥就進入東王府中為楊秀清效力,因其出眾的才能得到楊秀清的重用。”
“久而久之,傅善祥的名聲傳到了天王府中,引起了洪秀全的注意。”
“在幾次宣召傅善祥到天王府中代辦事項的時候,傅善祥都將事情完成的極為出色,這讓她得到了洪秀全的欣賞。”
“1854年,傅善祥被洪秀全破格任命為恩賞丞相。”
“擔任丞相之職后,傅善祥輔佐洪秀全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
“因其身為女子,深知女子不易,傅善祥一直倡導男女平等的思想風潮。”
賽金花: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被洪秀全任命為丞相,卻下場凄慘。
傅善祥從小便飽讀詩書,又才思敏捷,短短時間便寫就了一首二十句的五言古詩。
因所作詩文辭藻華麗又不落窠臼,獲得了主考官的一致認同。
當時參與趕考的金陵才女計有三百余人,絕大多數女考生都是在認可和贊成此觀點的前提下立論行文。
當考卷呈送到天王案頭后,洪秀全對其作答內容大加贊賞。
御筆一揮,欽點其為癸好三年女科魁首。
并御賜紅綢錦緞,賞其頭戴花冠,身披錦服。
在眾兵勇的護衛之下,打馬游街三日。
年僅二十歲的傅善祥,幸運地成為了科舉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
科舉高中之后,傅善祥得到了當時兼管女營事務的東王楊秀清的青睞。
東王本是紫荊山內貧苦燒炭工出身,并沒有什么文化。
因此對于傅善祥這樣的才女格外賞識,將她招至東王府內,先作女侍史,后任薄書。
這些官職的,主要負責東王詔命起草和往來文件的處理。
因為在本職工作中表現出色,傅善祥不僅深受東王的信賴和重用,更是漸漸走進了天王洪秀全的視野。
天王下旨,破格升任其為恩賞丞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