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充華是元恪的后妃,但是她不是憑美貌被選進的皇宮。
而是多虧了有一個信奉佛教,能講解佛經的姑姑。
在她16歲這一年,有一天,姑姑入宮給宣武帝講解佛經。
順便以身體不舒服,需要侄女為伴的名義,把她帶進了宮。
出身并不是名門望族的胡充華,一進宮便被皇宮的富麗堂皇所吸引,甚至做起了入宮為妃的美夢。
有了夢想就有了希望,繼而就有了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行為。
宣武帝見到容貌秀麗的胡充華,也十分喜歡,便問她懂不懂佛經。
宣武帝讓她說來聽聽,胡充華真當然求之不得。
她口齒清晰的講解,珠圓玉潤的聲音,讓宣武帝心頭一喜,當天便把她留在了宮里。
胡充華雖不是傾國傾城之姿,但是她從小聰明伶俐。
不僅讀了好多書,而且還會騎馬射箭,同時還跟著姑姑出家修行學佛講經。
所以,她一張口宣武帝便夸她口齒伶俐,繼而封她為承華世婦。
但是,胡充華并不介意,只要入了宮邁開了第一步。
她覺得自己就有機會,成為后宮之主。
于是,她開始留意后宮的一切。
她發現宣武帝沒有兒子,從皇帝沒有兒子這件事上,她發現有機可乘。
雖然她知道,她的決定有可能會讓自己送命。
但是如果不借機賭一把,或許她一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
她是屬于為達目不擇手段,甚至愿意拿性命賭一把的人。
北魏有個規定,就是凡生了兒子的后妃,只要兒子被立為太子,母親就得被處死。
由于這條規定太過殘忍,致使后宮中的嬪妃,寧愿不生孩子,也不想被賜死。
有的甚至為了保命,讓自己的兒子猝死在襁褓之中。
胡充華不害怕死,她知道憑現在自己的地位,就這么熬著就算熬到死,也不一定能有出頭之日。
她一定要給皇上生個兒子,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可后宮中美女如云,自己雖然長得不丑,但也不是最出色的。
于是,她時常對宮里人說,皇上怎么能沒有兒子呢?后妃怎么能因為怕死而令天子無后呢?
她說這句話是為了讓身邊人,把這句話傳到皇帝耳朵里。
沒有皇子就代表沒有皇位繼承人,皇帝當然為了這件事憂慮不已。
現在居然有人不怕被處死,甘愿為他生兒子,宣武帝立即召胡充華侍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胡充華的精心策劃下,她為宣武帝生下了兒子元詡。
終于有兒子了,宣武帝大喜,晉封胡充華為貴嬪。
離皇后之位只隔了左右昭儀,她知道自己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公元515年,33歲的元恪撒手人寰,年僅5歲的太子元詡即位。”
“一個5歲的小孩子能懂什么,這年扶持元詡繼位的于忠把持朝政。”
“沒過多久于忠矯詔殺了反對他的郭祚、裴植等人,免了高陽王元雍的職務。”
“很多大臣對此十分不滿,紛紛選擇支持太后胡充華攝政。”
“至此,胡太后的光輝時刻到來了!”
“初次掌控朝政的胡充華,可謂是春風得意。”
“一方面,她給自己的老爹胡國珍和族人們升職加薪,壯大家族勢力。”
“另一方面,讓別人上書時稱她為陛下,她也自稱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