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
是處樓臺,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
恣游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
競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
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何啻。
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云止。
愿長繩、且把飛烏系。
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而面對考試,這位自幼熟讀經史文章、胸懷凌云志向的年輕士子自負風流才調,視狀元之名為囊中之物。
他在《長壽樂》中自信滿滿稱,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字里行間皆是得意。
然而令這位恃才傲物的才子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
落榜并非因為柳永才學疏淺,而是真宗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讀非圣之書,及屬辭浮糜者,皆嚴遣之。
而柳永愛好浮艷之辭,個性放浪不羈,自然沒能入圍。
初試落第,柳永難免憤慨和不滿,滿腹的牢騷和不甘心。
“宋真宗重視儒學,崇尚正統,凡是浮蘼的,都不錄選,正好柳永揮毫填了一首《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廣為流傳,聽聞詞后宋仁宗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頓時惱怒。”
“既然淺斟低唱,何必科考登第,就此柳永科考落地。”
“數十載光陰一無所獲,這所謂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歲月依然前行,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駕崩,宋仁宗繼位。”
“柳永以為對他有成見的真宗不在了,他的進仕之途會時來運轉。”
“年逾不惑的柳永在第三次的失敗后,在紅顏知己的鼓勵下,再次試考。”
“可造化弄人,宋仁宗如真宗附體般,并氣惱地聲稱讓他且去填詞。”
“四次落地的柳永決定不要去仕途建功立業,就去填詞。”
“這位窮途士子決意離開京華,在一個秋涼的早晨。”
“他的紅塵知己蟲娘為他設帳送別,就有了我們熟知的《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多情的人總會在離別之際傷感萬千,曉風殘月,楊柳岸邊。”
“一片離愁別緒,淚眼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