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夢中的樂景來反襯現實的哀景,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繁華的追戀和深切的亡國之痛。
詞中的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一句,寫的是舊時的繁華景象,結合李煜被囚的現狀,讀來讓人泣淚。
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
《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
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并寫下了這首表達思念的遣懷詞。
這首詞以春景為背景,通過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和離愁別恨。
最后一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一句,則用春草的生長比喻離恨的綿綿不絕,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整首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是典型的即景抒情之作,它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暮春殘景之中。
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
這種悲慨不僅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是上升到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似乎是在為無數人發出這一聲悲嘆。
詞中通過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的凄涼,又暗喻了人生的無奈和痛苦。
而尾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直指人生,格局也更上一層。
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十月,李煜筑城聚糧,增大防守力度。”
“閏十月,曹彬的水師從荊南順流而下,攻克了池州。”
“于是李煜便下令戒嚴,停止使用開寶紀年。”
“甲戌年辛末日,宋廷軍隊進軍攻克蕪湖及雄遠軍,吳越也大舉出兵侵犯常潤。”
“李煜派遣使臣來質問吳越王,吳越王轉頭便將李煜的書信送往宋廷。”
“之后,宋軍又架成了橫跨大江的浮橋,渡過長江來到金陵,將軍隊駐扎在距離城南十里的地方。”
“此時李煜閉門守城,并不知情。”
“宋開寶八年,宋軍開始向金陵進攻,很快便奪取了金陵外圍的重鎮和據點。“”
“不久,宋朝的十萬大軍便渡過秦淮河,完成了對金陵的包圍。”
“經過激戰,宋軍燒毀了江南水寨,并攻破了金陵的外城。”
“但金陵城防甚為牢固,宋軍一時難以攻下。”
“同年秋季,受李煜之命從南都洪州趕來解圍的十幾萬水軍火速進攻宋軍。”
“但因遇逆風慘遭失敗,金陵因此更加危急。”
“當時金陵城內糧食價格瘋漲,很多人都被餓死了。”
“于是李煜兩次派大臣徐鉉去開封請求宋軍撤軍,均遭到宋太祖的拒絕。”
“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被宋軍攻陷。”
“當時,李煜還在同小周后賦詩填詞,剛寫下《臨江仙》的首句。”
“見金陵城破,李煜便率領那些不愿殉國的臣子前去投降。”
“在離開金陵、流亡北遷之時,李煜百感交集,寫下了《破陣子》。”
“用今夕國破與往昔國存相比較,抒發了自己無限的悔恨。”
“宋開寶九年正月初四,李煜被俘送到了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