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隨手拿了一卷詩文,一邊解衣帶一邊閱讀。”
王安石:詩鬼李賀的人生傳奇,天上很快樂,一點也不苦。
李賀本是李唐王室的遠支后裔,家道中落,父親早逝,家中十分貧困。
李賀七歲時即能寫詩作文,在不可思議的后面隱藏著什么,讓人匪夷所思。
當時文壇大家韓愈來李家,李賀出口成章作成一詩,令韓愈稱贊不已,從此李賀聲名大振。
李賀身材細小瘦弱,兩眉相連,手指和指甲都很細長。
他每天日出出門,后面跟著一個仆童,背著錦囊。
李賀一般都是冥思苦想一整天,有靈感就寫下來放進錦囊,晚上再寫成詩篇。
21歲時,李賀參加科舉,不料遭到嫉妒者中傷,竟然編造出這樣的理由來。
李賀的父親李晉肅,晉肅與進士發音近似,做兒子的應該避諱,不能考進士!
伯樂韓愈也無語了,只好專門為李賀寫了一篇文章申辯。
盡管如此,李賀依然被排除在考場之外。
一心渴求功名的李賀遭此變數,悲憤交加,性情大變。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分。我待恕天下,世間難容人。
進士無門的李賀憑著父親的恩蔭被推薦為奉禮郎,官位僅從九品。
這種最底層的微末之職,連酒錢都不夠,這使李賀的生活更加窘迫。
親眼目睹社會的腐敗,讓李賀寫了大量批判現實、鞭撻社會黑暗的詩篇。
這還不算完,生活中的困境可以咬咬牙挺過去,但是精神的打擊才是致命的。
李賀的妻子竟也在幾年后去世,這讓李賀很受傷。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李賀心灰意冷,先是大病一場。
在勉強支撐了幾年之后,這位天才詩人也不幸病逝,匆匆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年僅27歲。
據李商隱《李賀小傳》記載,李賀去世前,白天看見一名紅衣人,騎著紅色的龍,拿著一本寫有上古篆文的冊子,要召走李賀。
李賀下床磕頭說,母親年邁多病,我還不想去。
紅衣人笑著說,天帝新蓋了白玉樓,想立刻召你去寫一篇記。
天上很快樂,一點也不苦。
李賀只是哭泣,當時身邊的人都看到了。
不久李賀就奄奄一息,窗戶旁有濃密的煙霧,以及有行車吹奏音樂之聲。
李賀的母親立刻讓家人停止哭泣,等了一會兒李賀就去世了。
這件事,是李賀的姐姐親眼所見,敢情人家李賀是來人間渡劫的。
要是按照古人認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來算,27歲的李賀來到人間在上天還不到一個月。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這才讀了第一句,韓愈已是眼前一亮。”
“待他一口氣將全詩讀盡,不由得心花怒放。”
“此等文章,將戰場局勢之緊張,氣勢之兇猛,形式之嚴峻,場面之悲壯,描寫得淋淋盡致。”
“韓愈讀罷,連衣帶也不解了,連忙出門相迎。”
“就這樣,年僅18歲的李賀,以一首《雁門太守行》扣響了韓愈家的大門。”
“緊接著,李賀又以過人的才識順利通過了府試。”
“但正當李賀興高采烈去領舉進士的解狀時,卻被告知有好事者舉報他父親名中的晉字與進同音,犯了忌諱,應當取消舉人資格。”
“忌諱一事,可大可小,追究者更是少之又少。”
“很可能是有人嫉妒李賀的才華,于是便從中作梗。”
“李賀為此據理力爭,韓愈聽之也大為惱怒,立刻寫下一篇《諱辯》為其辯駁。”
“最后府尹被他們說動,發放了李賀的解狀,讓他去參加下一階段的考試。”
“元和三年,李賀的名字儼然出現在了進士的榜單上。”
“那一刻,李賀激動的心情難以言喻。”
“他苦作詩書,夜以繼日,甚至嘔出心乃已,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施展抱負。”
““原以為,仕途之路就此平步青云,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