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秋天,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之后游覽了南京諸多名勝古跡。”
“雍正十一年,得友人程羽宸資助赴鎮江焦山讀書,準備應試。”
“乾隆元年,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
“于太和殿前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
“但此次并沒有得到官職,仕途無果。”
“這期間,鄭板橋的書法作品有《四書》各一部。”
“乾隆六年九月,鄭板橋奉吏部征召,到京城候補官缺,在京城期間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誠款待。”
“乾隆七年春,五十歲的鄭板橋被授范縣縣令,并兼管朝城縣。”
“到任后,他命人在縣衙的墻壁上打出上百個孔洞,與街市相通。”
“意在摒棄之前官吏貪污腐敗、欺壓百姓、受賄行禮等惡俗之氣。”
“鄭板橋當范縣縣令期間,經常深入百姓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乾隆十一年,鄭板橋調任濰縣縣令。”
“到任后,濰縣已經連續兩年鬧水災。”
“鄭板橋為了解救災民,決定不待上級批準便開倉賑災,大大緩解了當地災情。”
左宗棠:鄭板橋的故事,不可隨處小便與小處不可隨便。
在鄭板橋生活的那個時代,他的字畫就如同璀璨的明珠。
在藝術的天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價值連城。
鄭板橋對此雖有耳聞,卻也只是淡然一笑,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隨性地揮毫潑墨。
他那清瘦的面龐上,雙眸總是閃爍著靈動又睿智的光,仿佛世間萬物都能在他的筆下化為神奇。
而在鄭板橋的家中,有一個機靈卻又有些貪財的書童。
他日日看著那些從鄭板橋筆下誕生的神奇之作,心中漸漸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這書童深知鄭板橋的字值錢,便時常趁主人不注意,將鄭板橋隨意丟棄的草稿偷偷拿出去。
然后,他將這些草稿精心裱褙,再轉手賣給那些渴望得到鄭板橋真跡的人,從中獲取不少的的財富。
鄭板橋其實早已有所察覺,每當他發現草稿少了的時候,只是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隨后又輕輕搖頭。
他生性豁達,只是偶爾佯裝不知,并未過多苛責這狡黠的書童。
有一次,鄭板橋決定給這書童一個小小的教訓,讓他知道不是所有自己的字都能拿去賣錢。
只見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仿佛一個準備惡作劇的孩童。
他拿起筆,故意寫了不可隨處小便這幾個字,寫完后還滿意地點點頭。
他把這張紙隨意地放在往常的地方,就等著看那書童的反應,那模樣就像一只等著看獵物上鉤的老狐貍。
然而,過了幾天,當鄭板橋路過一家書畫店時。
不經意地朝店內一瞥,竟意外地發現自己的那幅字赫然掛在店內顯眼的位置。
他先是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嘴巴微微張開,似乎想要說些什么。
隨后,眉頭緊皺,臉上浮現出一絲慍怒,心想這書童真是大膽。
但當他走近一看,卻不由得大為驚嘆。
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眼中的怒火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欽佩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