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又不甘心,又寫了三十首《頌德詩》去討好朱溫,朱溫也不置可否。
杜荀鶴就在大梁國都洛陽一住就是幾個月,進退兩難。
杜荀鶴一生寫詩為樂,詩的題材較多,可分三類。
一類寫隱居山林,追求孤寂,有賈島之風。
二類,現實主義詩,體恤百姓疾苦,諷刺官場作為。
三類,寫艷情宮闈,僅一首《春宮怨》足矣。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整首詩前四句開篇寫宮怨,嬋娟指容貌美好,宮女因長得好看,被選入宮。
入宮以后伴隨她是孤枕寂寞,本想著梳妝打扮,一想到美貌誤人,又遲遲猶豫,懶于動手。
后四句結尾寫景寫春,時下流行一句諺語,杜詞三百首,唯在一聯中。
這一聯就是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風暖對日高,鳥聲碎對應花影重,詞詞流水,句句對仗。
宮女百無聊賴的打開窗戶一看,外面春風日暖,鳥聲輕碎,麗日高照,花影重疊。
不由想起自己還沒入宮前每年在家鄉若耶溪采蓮的歡樂情景。
寫宮怨詩的有很多,能把春與宮怨嚴縫無間連接在一起的詩僅《春宮怨》也。
“可是再看看自己、它低下了頭,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普通、太渺小了、什么也不是。”
“它感到彷徨、自卑,它憑著一份生存的本能努力活著。”
“在一堆雜草從中長呀長,有時候它感到快窒息了,不知道自己還能挺多久,只是努力生長。”
“突然有一天,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它感覺到陽光那么溫暖的灑在身上。”
“看看周圍,才發現曾經鋪天蓋地的雜草都已經在腳下,他長大了。”
“世人哪里知道這棵小松樹其實是凌云之木?它小的時候沒有人正眼看過它,直到它長成參天大樹。”
“人們經過的時候才開始在樹下休息、乘涼、才開始感慨,說它真是一顆偉岸的樹、一顆高大的樹。”
“這幾句詩,讀來真是感慨,這是松的成長、更是人的成長。”
“杜荀鶴的這句說的真好,直待凌云始道高,成長很多時候是一件緩慢的事,在成長的過程中太多人遭受了難以承受的壓力。”
“而且很糟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很少有人能給你點耐心、哪怕給點鼓勵也好。”
“因為每個人都忙著過自己的日子,所以在你艱難成長的時候。”
“就算再有多大的能耐,也很少有人能慧眼識珠發現你。”
“因此,在艱難的時候,不要等伯樂,要自己長大、自己發光。”
“每個人都具備獨特的潛質和優勢,然而在這些潛能得以充分展現之前,我們常常會面臨外界的不理解、忽視和不公。”
“在這個過程中,杜荀鶴的詩句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不應消沉抱怨,而應堅韌不拔,努力成長。”
“人生恰似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其終點和結果是未知的。”
“每個人都在這場賽跑中尋找自我,展示自我,無人能預知最終的勝利者。”
“因此,愿每一小松都能珍惜自我、磨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