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九年,謝玄被任命為前鋒都督,統領冠軍將軍桓石虔等部北伐,經略舊都洛陽。”
“謝玄統兵再次攻占彭城,后派遣參軍劉襲于鄄城戰勝前秦兗州刺史張崇,并命令部將劉牢之鎮守。”
“平定兗州后,謝玄擔憂水路運糧不暢,采用督護聞人奭的計謀,修筑水壩攔截呂梁河水,疏通河道,解決北伐運糧的難題。”
“隨后,謝玄統兵攻打青州,派遣淮陵太守高素帶領三千兵馬攻打廣固,破降前秦青州刺史苻朗。”
“謝玄趁勝攻取冀州,派遣龍驤將軍劉牢之、濟北太守丁匡鎮守碻磝,濟陽太守郭滿據守滑臺,奮武將軍顏雄渡河后安營扎寨。”
“苻堅之子苻丕派遣部將桑據鎮守黎陽,謝玄派遣劉襲夜襲黎陽,大破前秦守將桑據;”
“苻丕派遣使者欲投降,謝玄允許;”
“苻丕遣使告知城中缺糧,謝玄送給其二千斛軍糧。”
“又派遣晉陵太守滕恬之率部渡河鎮守黎陽,晉軍聲威大震,三魏之地全部歸降。”
“謝玄率部平定兗州、青州、司州和豫州等四州之地,孝武帝加封其為都督七州諸軍事。”
“謝玄上表認為北方剛剛平定,幽州和冀州應派專人管理,司州偏遠,應歸屬豫州管轄。”
“后謝玄因功被封爵為康樂縣公,不久,再次派遣部將大破據守魏郡的申凱。”
“隨著晉軍占據大片疆域,謝玄欲任命豫州刺史朱序鎮守梁國,謝玄親自鎮守彭城,這樣可以北面固守河北,西面可以支援洛陽,對內守護東晉朝廷。”
“東晉朝廷認為對外戰爭已久,應休養生息,退兵防守邊疆。”
“于是孝武帝派遣使者命令謝玄回鎮淮陰,朱序鎮守壽陽。”
“恰逢翟遼起兵攻占黎陽,生擒滕恬之,泰山太守張愿反叛,謝玄認為其處理不當,請求解除所有職務;”
“孝武帝下旨犒勞謝玄,命令其回鎮淮陰,以朱序代其鎮守彭城。”
“謝玄返回淮陰后,感染疾病,于是上書請求解除所有職務,孝武帝沒有允許;”
“后謝玄又上疏解釋,擔憂因不能履行職責,恐怕會荒廢軍務,孝武帝下旨讓其鎮守東陽城。”
“謝玄上任途中,又一次上書請求解除職務,孝武帝派遣醫士為其診病,讓其返回京口治病。”
“謝玄奉命返回京口,病情長時間沒有好轉,繼續上書請求辭職。”
“謝玄前后十余次上書,都沒有得到孝武帝的回復;”
“后朝廷任命其為散騎常侍、左將軍和會稽內史。”
“謝玄帶病上任會稽,最終于太元十三年病逝于任內,卒年四十六歲。”
“東晉朝廷追贈其為車騎將軍和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獻武。”
辛棄疾:謝玄字幼度,籍貫為陳郡陽夏。
這一年,謝玄的堂伯謝尚老眼昏花,將有名無實的裝逼隱士殷浩錯當成一塊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