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光對此極為不滿,他曾直言目人用權,國必破矣,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祖珽、穆提婆等人的心。
他們對斛律光懷恨在心,開始暗中謀劃,準備將這位眼中釘、肉中刺拔除。
而昏庸的高緯,在這些小人的讒言蠱惑下,對斛律光也漸漸產生了猜忌。
武平三年,北周將軍韋孝寬深知斛律光的厲害,為了除掉這個心腹大患,他想出了一條毒計。
他制造謠言,編成兒歌,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
祖珽、穆提婆等人如獲至寶,他們添油加醋,在高緯面前不斷誣陷斛律光。
昏庸的高緯竟然聽信了這些讒言,對這位為北齊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動了殺心。
就這樣,一代名將斛律光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召入宮中,遇害于涼風堂,時年五十八歲。
他的死,就像一顆巨星的隕落,讓整個北齊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而那些曾經畏懼他的敵人,北周的將士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暗自松了一口氣。
斛律光的冤殺,成為了北齊命運的轉折點。
失去了這位頂梁柱,北齊的軍事力量急劇衰落。
五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輕而易舉地滅亡了北齊。
曾經繁華一時的北齊,在昏君和奸臣的折騰下,如同大廈般轟然倒塌。
回顧斛律光的一生,他是戰場上的英雄,是北齊的守護神。
他用自己的勇猛和智慧,為北齊抵御了外敵的入侵,守護了無數百姓的安寧。
然而,他卻沒能逃過奸臣的陷害和昏君的猜忌,最終含冤而死。
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史詩,也是一段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斛律光的名字卻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他的英勇事跡,激勵著后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同時,他的遭遇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僅取決于軍事力量的強弱,更取決于統治者的賢明和政治的清明。
在那個動蕩的時代,斛律光的悲劇,是個人的不幸,更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悲哀。
“天統三年十二月北周又圍攻洛陽,阻斷齊軍糧道。”
“武平元年正月奉北齊后主高緯命率步騎三萬討伐,軍至定隴,與在鹿盧交屯兵的周將張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梁景興等相遇。”
“披甲執銳,身先士卒,鋒刃才交,大敗宇文桀軍,斬首兩千多級。”
“齊軍長驅直下,直抵宜陽,與在這里防守的北周齊國公宇文憲、申國公拓跋顯敬對峙百日。”
“為了溝通宜陽道路,斛律光營筑了統關、豐化二城。”
“齊軍返回時,駐扎安鄴,宇文憲等率軍五萬追擊。”
“指揮騎兵回頭猛擊,宇文憲軍大敗,俘虜其開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韓延等人,又斬首三百多級。”
“宇文憲又令宇文桀、大將軍中部公梁洛都與梁景興、梁士彥等三萬步騎在鹿盧交斷路攔擊。”
“與韓貴孫、呼延族、王顯等人合兵猛擊,大獲全勝,斬殺梁景興,獲馬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