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里無糧草,外無救兵,北漢國主劉繼元只得投降,北漢自此滅亡。”
“劉繼元手下有一名老將叫楊業,也歸附了宋朝。”
“宋太宗早就聽說楊業武藝高強,英勇善戰,就讓楊業做了大將。”
“由于遼軍不斷侵擾宋朝邊境,宋太宗又派楊業為代州刺史,扼守雁門關。”
“宋太宗滅了北漢,想乘勝攻打遼國,統一北方。”
“在征伐范陽時,任命潘美為知幽州行府事。”
“宋軍攻勢凌厲,幾個州的遼朝守將紛紛投降,宋軍一直打到幽州。”
“后來,遼朝派大將耶律休哥救援,雙方在高粱河打了一仗,結果宋軍大敗,宋太宗乘了一輛驢車才逃回東京。”
“在宋軍撤退的時候,宋太宗又讓潘美兼任三交都部署,并在那里屯兵,以防御遼國的進攻。”
“三交西北三百里有個地方叫固軍,地勢險要,是北邊的咽喉。”
“潘美率兵偷襲,占領了這個地方。”
“他積蓄糧草,嚴陣以待,遼國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北方邊境暫時穩定下來。”
“不久,遼國一萬多騎兵來犯,潘美秘密行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攻擊,大破遼軍。”
“宋太宗十分高興,封潘美為代國公。”
“太平興國八年,改任忠武軍節度使,升封為韓國公。”
“雍熙三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收復燕云十六州,派潘美統帥西路。”
“曹彬統帥東路,楊業為副將,對遼戰爭初期取得了顯著成就。”
“但是隨著遼國的主力來到,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
“宋太宗只能下令撤軍,在撤軍過程中,為了掩護云、朔、寰、應四州百姓撤離。”
“王侁逼迫楊業冒險迎敵,自己和潘美在谷口迎敵,楊業不得不從。”
“最終楊業為遼軍包圍,致使陳家谷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絕食而死。”
“宋太宗得知此事,連降潘美三個爵位,降為檢校太保。”
“沒過多久潘美又官復原職。淳化二年,潘美加同平章事,數月后死,年六十七。”
王安石:潘美一面統率宋軍出城正面迎擊遼軍,一面命楊業統率精銳騎兵繞至遼軍背后偷襲。
一番血戰,斬殺遼軍主將蕭多啰,生擒遼軍副將李重海,將十萬遼軍全殲于雁門關下。
雁門關大捷,不僅僅是大勝,而且是趕盡殺絕式的勝利。
潘美宋朝第一名將的威名,傳遍天下。
潘美的鋒銳難當,楊業的強悍善戰,讓他們成為了宋軍最強組合。
公元986年正月,趙光義下詔北伐遼國,奪回幽云十六州。
曹彬被任命為東路軍主將,統兵二十萬,出雄州。
田重進被任命為中路軍主將,統兵五萬,出定州。
潘美被任命為西路軍主將,楊業被任命為西路軍副將,統兵五萬,出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