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派去九江的人找到英布當時的寵臣和老朋友,帶領數千人馬歸附漢國。
劉邦又給英布增加了兵力,英布帶領軍隊一路北上,到成皋一路招兵買馬。
漢四年七月,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展開對項羽的攻擊。
漢五年,英布率軍進入九江,攻占數個縣邑,利誘楚國大司馬周殷,周殷背叛了楚國,于是英布發動九江的軍隊與劉邦的軍隊一同攻打楚國,在垓下大敗楚軍。
前202年,楚漢爭霸,劉邦戰勝項羽并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英布獲封淮南王,在六安建都,九江、廬江、衡山、豫章郡都歸屬英布。
漢七年,英布到陳縣朝見。漢八年,英布到雒陽朝見。
“漢九年英布到長安朝見。漢十一年,高后誅殺了淮陰侯韓信,英布因此內心惶恐。”
“是年夏天,劉邦殺死梁王彭越,并將他剁成肉醬,還將肉醬分裝后分別賞賜給各位諸侯。”
“肉醬送到淮南的時,英布正在外面狩獵,看到肉醬,特別驚恐,暗中派人安排部署,集結軍隊,密切關注鄰郡的動向。”
“英布的姬妾生病,送到醫師處治療,醫師的家和中大夫賁赫的家對門,姬妾多次到醫師家接受治療,賁赫和英布的姬妾一同在醫家飲酒。”
“姬妾稱贊賁赫忠厚老實,英布懷疑姬妾和賁赫之間有私情。”
“賁赫十分恐懼,借口生病不出家門。這讓英布更加憤怒,打算逮捕賁赫。”
“于是賁赫便揚言英布叛變,坐著驛車前往長安。”
“英布派人前去追趕,但是沒能追上。”
“賁赫到達長安后,上書給劉邦匯報有變故,說英布有謀反的跡象,可以在他還沒有發動叛亂之前殺死他。”
“劉邦看到上書后,與蕭何商量,蕭何認為英布不會發動叛亂,是因與人結怨而被誣告陷害,請求將賁赫關押起來,再派人暗中試探英布。”
“英布擔心賁赫會說出自己暗中布署的事情。而劉邦的使臣又來到淮南,恐怕會查出一些端倪,于是便殺害賁赫全家,起兵造反。”
“劉邦得知英布造反后,釋放賁赫,并封他為將軍。”
“劉邦召集諸位將領商議英布起兵造反,該怎么辦。”
“汝陰侯滕公召來原楚國令尹薛公詢問這件事情。薛公認為,英布原本就該造反。”
“朝廷往年將彭越殺死,前年又殺死韓信,這三個人,功勞相同、三位一體。”
“英布當然擔心禍患會殃及到自己身上,所以起兵造反。”
“滕公將這些話上書給劉邦。于是,劉邦召見薛公。”
“薛公分析英布原本只是一個驪山的囚犯,依靠自身努力成為萬乘之主,做這些是想要榮華富貴,不會考慮黎民百姓和子孫后代,會采取下策,向東發兵占領吳國,向西攻下下蔡,將輜重財寶全部遷徙到越國,然后自己跑到長沙,漢朝不會受到威脅。”
“劉邦賜封薛公為千戶侯。劉邦親率軍隊攻打英布。”
“英布造反之初,認為劉邦年紀大了,厭惡打仗,一定不會親自帶兵前來作戰,所以會派將領前來作戰,在所有的將領之中最擔心韓信、彭越兩人,如今他們都死了,其余的將領不值得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