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被劉邦改賜列侯的爵位,而樊噲以前的食邑便被除去,改賜食舞陽,號為舞陽侯。
之后,韓信被改封為淮陰侯,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
韓信曾經拜訪過樊噲,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詢問韓信怎么會來。
倆人見面結束后,韓信卻表示羞于與樊噲為伍。
隨后,樊噲又擔任了將軍的職位,跟隨劉邦前往代地,進攻反叛的韓王信,從霍人一直打到云中。
因此,平定叛亂后,樊噲又增加了一千五百戶食邑。
而后,樊噲又率領人馬襲擊叛臣陳豨和曼丘臣的軍隊,在襄國大戰。
“在攻取柏人縣時,樊噲率先登城,又降服平定了清河,常山兩郡的二十七個縣,搗毀了東垣縣城,并憑借這個功勞升任左丞相。”
“隨后,樊噲分別在無終和廣昌兩地擊破了綦毋卬和尹潘的軍隊,并活捉了他們二人。”
“等到了代南,樊噲又擊破了陳豨手下的胡人將領王黃所帶領的軍隊。”
“接著,樊噲又進軍參合,攻打韓王信的軍隊,而后他所帶領的將士斬殺了韓王信。”
“最終,樊噲在橫谷大敗陳豨的胡人騎兵部隊,斬殺了將軍趙既,俘虜了代國丞相漢梁、郡守孫奮,大將軍王黃、太仆解以及將軍等十人。”
“漢高祖十二年二月,燕王盧綰起兵造反,樊噲奉命攻打盧綰,在薊縣之南擊破盧綰丞相所帶領的軍隊,平定了燕地共十八個縣,五十一個鄉邑。”
“于是劉邦又給樊噲增加食邑一千三百戶,確定了他作為舞陽侯的食邑共五千四百戶。”
“漢高祖十二年,劉邦回到了長安。”
“因受傷,劉邦病重,不愿見人,便下令群臣不得覲見。”
“見狀,樊噲便帶著群臣直接闖入宮中。”
“在看到劉邦枕著一個宦官躺在塌上后,樊噲和群臣哭著向劉邦勸諫,希望劉邦能振作起來,和群臣討論國家大事,而不是只依賴一個宦官。”
“聞言,劉邦便笑著從床上起身。”
“而后,燕王盧綰反叛,劉邦便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兵征討。”
“在樊噲啟程后,便有人詆毀樊噲,說樊噲要和呂氏結黨,等皇帝死后,樊噲便會帶兵將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等人全部誅殺。”
“劉邦聽說之后頗為氣憤,便采納了陳平的建議,召來絳侯周勃,下令讓陳平用車載著絳侯周勃去代替樊噲,并在軍中立刻把樊噲斬首。”
“陳平和周勃接受命令后,便乘著驛車前往。”
“兩人在路上商議,認為樊噲是有皇親關系的貴人,皇上只是一時動怒,還是應當讓抓住樊噲后,讓皇上自己去殺。”
“還未到軍中,兩人便用符節召樊噲前來。”
“接受詔令后,樊噲立即將手放到背后叫人把他反綁起來,并讓絳侯周勃代他為將軍,率軍征討燕國謀反的諸縣。”
“而后,陳平用木欄囚車押送樊噲前往長安。”
“走到中途,陳平聽到劉邦駕崩消息。”
“因害怕呂后的妹妹呂須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陳平便先行回到京城。”
“等樊噲回到長安后,呂后便赦免了他,并恢復了他原來的爵位和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