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占了漢中后,劉備天天睡不著覺,這老曹要是從漢中打過來,我家門口不得被捅成篩子,于是擼起袖子就開干,帶著趙云、黃忠這幫猛人,和曹操死磕了整整兩年。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派張飛、馬超等人攻打曹操占據的漢中,經過一系列的戰斗,劉備在定軍山之戰中斬殺大將軍夏侯淵,初步奠定勝局。
但曹操不甘心失敗,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救援,雙方在漢水兩岸展開激烈爭奪,曹操有幾千萬襄軍糧屯在北山下。
劉備派老將黃忠去劫曹操的糧草,說好按約定時間回來,結果太陽都快下山了,連人影都沒見著,趙云急得直搓手,老黃別是栽了吧
立馬帶著幾十個騎兵沖出營寨找人,好家伙!剛出門不遠就碰見曹操的主力軍,黑鴉鴉一片望不到頭,聲勢浩大。
趙云這才幾十號人,硬著頭皮邊打邊撤,毫不畏懼,且戰且退,好不容易退回自家營寨,可曹軍緊追不舍,眼瞅著就要把營門給沖爛了。
恰時,趙云的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了,已經突圍出來的趙云,又一次馳馬沖進曹軍包圍圈,救出了張著,再次突圍把他帶回營寨。
一般人這時候肯定關門死守,趙云卻想死守不是辦法,一拍大腿:“把大門全敞開,旗子都收了,鼓也別敲!”
整個軍營靜悄悄,活像個空殼子,曹操追到門口一看,心里直打鼓,這趙云玩啥套路,肯定有埋伏,扭頭就喊撤退,趙云這偃旗息鼓的法子還真有效。
趙云一看曹軍慫了,立馬跳起來擂戰鼓、放冷箭,曹軍本來就被空城計嚇破膽,這下徹底亂套,自己人踩自己人,撲通撲通往漢水里跳,淹死的比戰死的還多。
第二天,劉備來視察戰場,看著滿地曹軍丟的盔甲兵器,激動的直拍趙云肩膀:“子龍啊!你渾身上下都是膽!”
從此,軍中給趙云起了個外號—“虎威將軍”,聽著就霸氣。
漢中之戰里,劉備每次撤退,趙云都主動斷后,曹操大軍追的再兇,他也能護著大部隊人安全溜走,妥妥的“蜀漢安全衛士”。
趙云還建議劉備:“咱別和曹操硬剛,挖深溝、壘高墻,耗到他沒糧食!”
劉備照做,結果真把曹操耗跑了,這招戰術直接打到決賽圈。
劉備拿下漢中立馬自稱“漢中王”,趙云升官當上“翊軍將軍”,趙云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成了蜀漢軍的一面旗幟。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把這段故事寫得更刺激,趙云單槍匹馬殺進曹營七進七出,但老百姓就愛看這個,趙云從此成了民間頂流。
漢中成了蜀漢的北大門,后來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從這兒出發的,可以說趙云這一戰給蜀漢延續了至少二十年命。
老老實實寫趙云開空營嚇跑曹操,沒說他殺了多少名將,重點夸他膽大心細。
“劉備與眾將士設宴為趙云慶祝,直到晚上;此后軍中都稱趙云為“虎威將軍”。”
“劉備與曹操在漢中激戰之時,鎮守荊州的關羽率軍襲擊曹魏襄陽、樊城;”
“孫權趁荊州后方空虛,派遣大將呂蒙攻占荊州,襲殺關羽。”
“劉備大怒,打算興兵討伐孫權。”
“蜀漢章武元年,劉備打算東征孫權。”
“趙云勸諫劉備,認為曹操才是國賊,而孫權不是。”
“如果能興兵滅亡曹魏,則孫吳自然歸服。”
“曹操雖然死了,但其子曹丕篡漢自立,應該盡早圖謀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游一帶以討伐曹魏,關東地區的英雄豪杰必然策馬響應。”
“按照目前的局勢,不應該置曹魏于不顧,先與孫吳發生戰爭”
“如果兩國交戰,兵勢就難以解開了。”
“劉備沒有聽從趙云的勸諫,親自率領大軍東征,留下趙云鎮守江州。”
“次年六月,劉備在夷陵被孫吳將領陸遜擊敗,退回秭歸,趙云率軍接應,抵達永安,此時吳軍已經撤退。”
“蜀漢章武三年四月,劉備在永安行宮去世;”
“后主劉禪在成都繼位,改元建興,擢升趙云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不久又升任鎮東將軍。”
“蜀漢建興五年,趙云隨丞相諸葛亮北上進駐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