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芳被孫權委任為將軍,但他開城投降的行為,遭到吳人的鄙視。
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騎都尉虞翻的船,麋芳船上人多,在船頭導引的船工大喊:“避開將軍的船。”
沒想到虞翻站出來厲聲斥責,表示喪失了忠誠和信義的人不足以報答君主,出賣了江陵、公安兩座城池的人,不配稱為將軍。
麋芳自知受辱,不敢答應,催促船工趕快避開虞翻的船。后來虞翻乘車出外,要從麋芳的軍營當中經過;
守門的軍吏將門關上,虞翻的車過不去,他當即發怒嘲諷麋芳,表示應當打開的門反而關上,應當關上的門反而打開,實在是不應該。麋芳聽說后臉上有羞愧之色。
孫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孫吳戲口守將晉宗帶領部下投奔魏國,被任命為蘄春郡太守。
孫權十分惱怒,在同年六月下詔讓將軍賀齊指揮麋芳、鮮于丹等突擊蘄春,生擒晉宗。此后,史書再無關于麋芳的記載。
吳國騎都尉虞翻曾評價麋芳:喪失了忠誠和信義的人,憑什么侍奉君主;出賣了江陵、公安兩座城池的人,不配稱為將軍。
蜀國大臣楊戲評價:古代逃亡出國的臣僚,按照禮制只能在有外來危險逼近時才可以逃跑。
麋芳、傅士仁因為與主將有個人恩怨,竟然不顧臣下應遵守的大節操,妄自投降孫吳,背主求榮,自絕于本國人民,被蜀、吳兩國的人恥笑。
西晉史家陳壽評價:麋芳因為私人恩怨而背叛君主,投降孫權,導致關羽覆亡。
宋末元初史學家胡三省評價:郝普、麋芳、傅士仁投降孫吳之后,默默無聞,三人的才能見識都不如受到重用的潘濬。
公元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同年,劉備又派遣劉封、孟達奪取了上庸等郡。
到了各個時候,蜀漢坐擁荊州和益州,無疑來到了自己的巔峰。
但是,伴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戰,蜀漢不僅走向了衰落,也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
其中,就以下五位叛徒,自然成為加快蜀漢走向深淵的重要因素。
麋芳(生卒年不詳),字子方,東海郡朐縣(今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劉備糜夫人的兄弟。
麋芳本為徐州牧陶謙部下,曾被曹操表為彭城相。后來辭官,隨劉備從徐州輾轉至鄴城、汝南、新野、長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
由此,麋芳在蜀漢的資歷比較深厚,加上他是糜夫人的兄弟,這促使其擁有特殊的地位。而這,也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糜芳的背叛。
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糜芳為南郡太守,但受到關羽的輕慢。
后來,因未完成供給物資的任務而被關羽責罵,心中不安。呂蒙襲取荊州時,將已經投降的傅士仁展示給糜芳,
糜芳于是選擇投降,導致關羽兵敗被殺。此后,糜芳在吳國擔任將軍,并且為吳國征伐。
麋芳、傅士仁、郝普三人都是三國時期蜀漢在荊州地區的太守,三人在東吳的大都督呂蒙奇襲荊州時,全都投降了東吳,最終導致蜀漢大將關羽在荊州敗亡。
后世尊奉關羽為關帝,從此在關帝廟中就陳設下了三人跪地向關羽贖罪的銅像,后人稱三人為蜀漢三叛。
但是明朝的史學家李贄就對麋芳投降做出過評論,李贄認為: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誅。
若麋芳,跡雖與士仁同,其實情有可原。勿以形跡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麋芳家族是東漢末年徐州地區的土豪家族,他家里還有一個哥哥麋竺和妹妹也就是后來劉備的妻子麋夫人。
麋氏家族在徐州世代經商,是當地的商業巨賈。東漢朝廷曾經任命陶謙為徐州牧,陶謙到任之后,
聽聞麋氏兄弟是當地的商業巨頭,于是就禮聘二人出任官職,所以麋竺和麋芳兄弟倆早就在徐州出任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