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死后,他的宗族親友十幾人,也全部被殺;只有其兄長的兒子王晨、王凌得以逃脫,返回鄉里。
王允遇害,漢獻帝悲痛不已,百姓也頹喪至極;沒有人敢為王允收尸,最終王允的昔日部下平陵縣令趙戩辭去官職,為王允收尸并將其安葬。
曹操迎奉漢獻帝劉協遷都許昌后,漢獻帝念及王允的忠義,下詔對王允進行改葬,特意派遣虎賁中郎將前往祭奠;又封賞王允的孫子王黑為安樂亭侯,食邑三百戶。
王允,字子師,太原祁縣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從小便展現出非凡的才智。
然而,年少時的王允并未得到重用,直到他遇到了一位改變他一生的人——漢獻帝。
當時,東漢末年,朝政混亂,董卓專權。董卓殘暴無情,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面對這樣的局面,王允決定挺身而出,為國家盡一份力。他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氣,逐漸得到了漢獻帝的賞識和信任。
然而,與董卓的斗爭并非易事。為了更好地對抗董卓,王允積極結交各方豪杰,擴大自己的勢力。
他用自己的智謀和口才,逐漸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謀劃對抗董卓的大計。
王允的智勇不僅體現在政治斗爭上,更體現在他的軍事才能上。他親自率軍出征,憑借出色的戰術和指揮能力,屢次擊敗董卓的軍隊。
這使得董卓對他恨之入骨,多次派人暗殺他,但都被王允巧妙地化解。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允也意識到要想真正擊敗董卓,單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
于是,他開始聯合各地的豪門貴族和軍隊,共同對抗董卓。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勢力加入到了反董卓的陣營中。
然而誅殺董卓:一場精心策劃的行動即將開始了
在《三國》中,董卓被誅殺的過程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行動。
王允作為策劃者,利用董卓和呂布之間的關系,巧妙地誘導他們走向反目成仇的道路,最終達到誅殺董卓的目的。
貂蟬,王允的義女貂蟬在這場行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她不僅長得美麗動人,而且聰明機智,能夠巧妙地周旋于董卓和呂布之間。
第一步:貂蟬接近董卓,為了實施計劃,王允先將貂蟬介紹給呂布,并讓貂蟬假裝愛上呂布。
隨后,他又將貂蟬安排在董卓身邊,讓她與董卓接觸并逐漸獲得他的寵愛。
第二步:挑撥離間,當董卓對貂蟬產生濃厚興趣時,王允開始實施挑撥離間的計策。他讓呂布潛入宮中,偷聽到董卓和貂蟬的對話。
呂布聽到貂蟬稱自己為“心中所愛”,憤怒不已。王允趁機煽風點火,讓呂布對董卓產生更大的敵意。
第三步:誅殺行動,在一切準備就緒后,王允和呂布聯手發動了誅殺董卓的行動。一天,董卓在宮中舉行宴會,慶祝自己的壽辰。
呂布趁機率領親信沖入宮中,向董卓發起攻擊。董卓的衛兵雖然勇猛,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顯得措手不及。
在混亂中,呂布沖到董卓面前,與其展開一場激戰。盡管董卓力大無窮,但面對憤怒的呂布還是逐漸落于下風。
最終,呂布用方天畫戟一劍刺入董卓的胸膛,結束了他的暴政生涯。
第四步:穩定局勢,誅殺董卓后,王允迅速采取措施穩定局勢。他安撫宮中其他官員和侍衛,承諾不會對他們進行報復。
同時,他也派人前往各地安撫百姓,平息可能引發的混亂和恐慌。
此外,王允還積極謀劃國家的未來發展。他希望通過改革政治制度、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民生福祉等措施,為國家重建和平繁榮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