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跡之下,會是什么
會是更狂熱與崇拜的信仰
北斗古星上,那端坐西漠大地、聳入星空的阿彌陀佛大帝法身,更加神圣與莊嚴了。
信號集中,它便強大。
而它一強大,念力的反饋便更多,實況轉播的也就越清晰。
越清晰就意味著神跡更非凡
于是,一個正向的反饋滾動起雪球,直到逼近極限為止。
莫得感情的搬運工,在這個過程中受益匪淺。
姜逸飛作為菩提大會的策劃者、主持人,因果牽連,更兼有降魔杵開放后門,他整個人都接入了這個龐大的轉運系統中。
洶涌的念力流量,讓一頭豬都能起飛,何況是他
“轟”
姜逸飛不斷調整著自己的天賦,首重于心靈,這最貼近佛門的宗旨。
不過,與佛門的自我覺悟不同,他更近于魔道的掠奪。
順著洶涌的流量渠道,順著無數佛門信徒因為神跡而敞開的心靈,他仿若是病毒般滲透進入,包裹在阿彌陀佛大帝反饋機制的正經外殼下。
嘀尊敬的佛門用戶您好,您是否要開通須彌影視應用此應用將訪問您的大腦設備中的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請求授權,yes是。
作為一個老老實實的佛門信徒,他們能做什么
當然是無腦選“是”了
于是,有一尊無上大魔,他徜徉在無邊無際的心靈海洋中,貪婪的吮吸此中每一個智慧心靈的才情智慧。
有時候,凡人不經意間的荒誕夢境,一點印象深刻的靈感,或許其自身都忘記了,亦或者是覺得過于荒謬不堪,連自身都不相信。
但是,對于另外一個苦惱在相關問題上很久的人來說,這點靈感卻至關重要,因為打破了思維的桎梏
一人之思索,怎比得上千千萬萬人的靈光乍現
“此謂之流量魔道”
“為我自在魔道之后繼”
姜逸飛拾階而上,走著自己的路,創自己的法。
先有千變圣訣,變幻形體,改易本源,偷天換日,踏上扮演的道路,打下了變化萬千的基礎。
后有流量圣法,真正的浸入眾生,情緒共鳴間,悄然復刻取走最寶貴的那一點靈感,融匯進入己身的道與路。
不再只掠奪本源,而是轉為掠奪思想與智慧也可以說,更加的不挑食了,石頭里都能榨出油來。
當然,這并非沒有隱患。
靈感是怎么來的
它是片面的、零碎的嗎
自然不是
哪怕再微小的靈感,它也充斥了一個生靈的三觀認知,是在相應的對世界、對人生的系統認知下產生的。
先有了思考,再有了靈感。
無知無識之草木,它們會有靈感嗎
不會的。
靈感,本就需要建立在情感充沛、思想細膩豐富的生靈之上,是他們三觀的溢出,是人生經歷與智慧的果實。
這樣的果實,摘下來品嘗,是美味的,但卻也容易暗藏了毒性。
尤其是品嘗的多了,比之吞天魔功的隱患,讓己身“失我”,也好不到哪去。
不過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姜逸飛是老經驗了
只要轉嫁的對象夠多,擊鼓傳花的速度夠快,雷就不會在我手里炸了
收益是自己的,債務是大家的,中飽私囊,不外如是
那么大一個佛門,那么多上趕著來爭斗論禪的古寺來來來,大家一起來分一點哈
少年秉持著割韭菜的心,推動著事態的發展。
他站在二十四諸天的中央,背后就倚靠著早已枯死多年的菩提古樹,似笑非笑,看好戲上演,諸多古寺之間開始了摩擦與對戰。
而在他體內,有紅蓮業火無數,灼燒著他的形體,燒到只有外面的一張皮是完好的。
那些業火,便是草創流量魔道的劫數,取眾生之靈感,必然對此付出代價,紅塵萬丈演化業火,要將他煉化成劫灰。
姜逸飛與降魔杵互通有無,以須彌山浩瀚的念力將之壓制卻不熄滅,始終把握著一個度,以業火煉金身,漸漸的真正有了圣人應有的一切,并且還在高歌猛進。
舍此之外。
更有一道悠遠宏大的因果之線,牽系著他與身后的菩提古樹。
這株樹已經死了。
是的。
它已經死了。
殘留下舊體,最精粹的生命力涅槃,化作一枚菩提子,就此離去。
但是佛門中,有那么多代表逝去的舍利子最終都到了誰的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