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別院幽靜清幽,熏香誘人。
蔡瑁身穿文士服,正在翻閱著來自荊州各地上呈的文書,手指在案幾上輕點。
“劉琦、劉琮。”
嘴里念叨著二人名字,蔡瑁目光卻是放在文書上。
“張允”
蔡瑁仔細瀏覽公文,這是一份棘陽縣長彈劾中郎將張允的彈劾書,張允在縣中設立軍市,軍中吏士多侵侮縣民,棘陽縣長希望襄陽能秉公處置此事決的文。
就在蔡瑁深思之時,侍從稟告道“蒯侯前來拜會”
蒯越因幫助劉表平定荊州有功,在劉表的舉薦下,受封為樊亭侯。
“速迎”蔡瑁起身出迎。
“德珪,今日冒昧來訪,打攪打攪”
“蒯侯之來,我家蓬蓽生輝,又怎會打攪”二人客套一番,步入內堂。
少頃,二人相對端坐在席上,香爐內早已點上了熏香,幾名侍女在添好茶水、糕點后輕步退下,僅留下在堂內暢談的二人。
“昔劉荊州單騎入荊,逢群寇聚于荊襄,是時荊州與我等會于宜城,共謀討賊,之后我等隨荊州誅殺宗賊,平定荊襄七郡。距今已十余載,可謂物是人非矣。”
熏香裊裊升起,沁人心脾。蒯越長吸了一口氣,又緩緩而出。
旋即,蒯越目光銳利起來,道“如今曹公兵入河北,中原將歸一統,若曹公乘勝揮兵南下,直指江漢而來,我等當何以自處耶德珪乃曹公舊友,又是荊州外戚,不知何以教我”
蔡瑁聞言,一面將糕點移到蒯越面前,一面淡淡說道“曹公與我雖素通書信,然軍國重事,非我一介武夫可知。”
“不過,蒯侯之憂,瑁亦深然。今劉荊州年事已高,春秋難料。然長公子卻只知與北來眾士高談闊論,不肯與我等桑梓親近,如此何以治荊州,又何以繼荊州耶”
蒯越端著茶盞,試探道“哦,不知德珪以為何人可繼荊州耶”
蔡瑁將茶一飲而盡,說道“我觀劉荊州三子,具是平庸之輩,難堪大任。劉琦一無所長,劉琮外強中干,劉修才疏志淺。”
“不過,瑁之二姊,欲以我家侄女妻劉琮。”
“原來德珪中意劉琮公子。”蒯越一陣哂笑。
“不然,此婦人之見,我家二姊只知家事間隙,不曉天下大事。”蔡瑁否認道。
良久,蔡瑁才意味深長地說道“琮雖無能,然卻可為我等所用。比之劉琦,既與我等不和,又親近劉備。若讓劉琦繼任,必從劉備之語,與曹公為敵。如此,荊襄之地,必遭涂炭。我等荊襄之人,豈能任之”
蒯越深飲一口,放下茶盞,拱手笑道“既如此,我蒯氏可與蔡氏同進退。”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