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孫權也是年輕人,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長呼了口氣,調整心態,問道“東部所言有理,然以當局勢觀之,東部以為當如何對之”
張纮捋著胡須,道“啟稟麾下,敵寇逞兇,軍亡大將,軍心不穩。今若強攻城池實為下策,以纮之見不如修筑營壘工事,打造攻城器械,待公瑾率兵抵達,孫廬江給兵至。”
孫廬江,孫河是也。在孫權破廬江后,委任其族人孫河拜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孫河駐兵江北,以作抵御中原曹操之用,少有調動他的兵馬。然今日兵敗,也不得不調動了。
至于周瑜,他在吳縣聚集兵馬,陳武、潘璋、孫皎、全琮等將奔赴至吳縣,不需幾日將能抵達。
“待公瑾至”孫權沉吟少許,問道“東部以為公瑾可擔大任否”
張纮輕聲一笑,道“麾下繼位困難之時,公瑾率兵馬至吳縣,擁護麾下;曹操借官渡兵威之時,公瑾聲明大義,勸麾下不送質子。故公瑾如何不能承以大任”
頓了頓,張纮道“公瑾英雋異才,文武籌略,與孫討逆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今若欲破彭澤,麾下不如聽公瑾高見”
孫權微微頷首,道“既然如此,傳令全軍修筑營壘,打造攻城器械,靜候公瑾兵馬到達。”
著,孫權冷笑一聲,道“屆時大軍云集,圍攻之下,孤倒是看看霍峻、趙云還能堅守多久”
“嗯”
城內,與將士慶賀完的霍峻,伏在案幾上,記錄這場戰事的得失,以為借鑒之用。
今日這場戰打得頗是漂亮,然而在霍峻眼中卻有值得惋惜的地方。這場仗他還是保守了,在籌備這場戰事前,霍峻僅布置了霍篤、趙云兩支兵馬。
趙云率領著二百騎卒,其表現超出自他的想象。其與霍篤步卒配合,沖殺入陣,射殺黃蓋。若那時霍峻手上還有一支兵馬可以調度,完全可以幫助他們攔住周泰、蔣欽二部,等趙云、霍篤擊潰黃蓋軍陣。
黃蓋軍陣若破,霍篤、趙云則可以沖殺入中軍,再次對中軍的孫權形成威脅。孫權缺少兵馬,其部必走。他一旦挪動了大纛,整個大軍將會發生潰敗。
而這也是霍峻所遺憾的,若是他在戰前大膽點,不準這場戰可能就變成了擊潰戰。自己錯過了這次機會,日后恐怕就沒機會了。
周瑜
霍峻擱筆于案上,吐了口濁氣。若周瑜前來,自己又用何計策方能擊敗他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