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劉表拿著長沙太守送上情報,道“伯瑋、玄德二人向長沙請求糧草調配,長沙已送糧草入豫章,可暫緩糧草之危。然山道崎嶇,糧草補給艱難,還需盡快打通水道,將糧草轉運至豫章方可。”
頓了頓,劉表又拿起黃射的戰報,道“伯鐘以為江夏空虛,且欲為黃江夏報仇,請襄陽支兵五千,你二人以為如何”
“今江夏空虛,柴桑危急實需兵馬。黃章陵素有戰功,射殺徐琨、斬首凌操,攻破柴桑,戰功卓著,素有威名。不如讓其轉任江夏太守,又支五千水師,讓其救援柴桑,打通水道。”蒯越道。
蒯越作為劉表的心腹,怎不知劉表問這句的意思。黃祖是劉表親手扶持上去,今黃射戰功卓著,黃祖又是為荊州戰死,如果不讓黃射接任江夏太守,屬實也不過去。
劉表遲疑少許,看向蔡瑁問道“德珪欲率水師打通水道否”
蔡瑁本欲應諾之時,卻見蒯越搖頭示意,迅速開口道“實如蒯先生所言,黃章陵素有戰功,今執掌夏口,與江東賊寇作戰多時,豈能輕易臨陣換將。”
“也罷”劉表放下戰報,道“有勞德珪遣五千水師支援江夏,讓伯鐘暫時統率,以為征討柴桑之用,打通水域。戰況緊急,豫章士卒缺乏輜重,不可不救,當迅速出發。”
“諾”蔡瑁應道。
頓了頓,蔡瑁面露遲疑之色,道“今瑁從東征大軍中,聽得些許流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關于誰的”劉表問道。
“啟稟明公,乃劉玄德之言語。”蔡瑁答道。
劉表佯裝不在意,笑道“玄德能有什么流言,不過無事生非之人所謠言罷了。德珪,你且,下次待玄德回來,讓某好生叮囑他。”
蔡瑁捋著胡須,道“劉豫州自拿下豫章數縣后,兵馬擴充至萬余人之眾。軍中將士來信多言劉備之能,似乎兵將僅知劉豫章,而不知長公子。”
著,蔡瑁微微皺眉,道“明公,劉豫州素懷野心,不甘居于人下。今又招兵買馬,恐他有驅除長公子,吞并部眾,占據豫章自立之念。”
劉表心生忌憚,臉上卻是不悅,道“玄德被曹操所敗,流落南陽,若無表之救助,又增其兵,玄德安有今日。我待玄德不薄,其安能負我,又害伯瑋。”
蔡瑁嘆了口氣,道“劉玄德世之梟雄,能背棄曹公,如何不能背棄明公乎”
聞言,劉表沉默不語,心中又想起劉備那夜的言語,頗是忌憚。
蒯越輕咳一聲,道“明公,今若能退孫權,不如暫喚劉備入襄陽,觀其行,察其顏,看其是否違逆之心。”
“玄德不入襄陽又是如何”劉表問道。
蔡瑁拱手道“劉備及其手下關羽、張飛家眷皆在新野,其安敢不入襄陽。且劉備真若不入襄陽,不就證明了劉備有據豫章自立之心。”
劉備、劉琦、霍峻發兵攻打豫章,全部沒有攜帶家眷,而是將家眷留在荊州。劉備、關羽、張飛等家眷在新野,霍峻家眷在枝江。
劉表嘆了口氣,道“玄德并非如此之人,你等勿傷其家眷。待玄德入襄陽,某自會詢問清楚。若玄德懷有此念,但無害人之念,令其重新駐扎新野即可。”
“諾”
蔡瑁、蒯越二人退下。
出了府衙,蔡瑁問道“蒯兄何不讓某率水師東出,征討江東賊寇。”
蒯越冷笑一聲,道“德珪欲尋死路乎”
蔡瑁臉色大變,問道“蒯兄何出此言”
“豫章上下盡是劉琦、劉備人手,若劉琦泄露軍報消息與江東水師,你安有命在。劉荊州患病在身,乃是你施展之機。今為那瑣碎戰功,居然孤身犯險,安能言智。”蒯越道。
蔡瑁面露尷尬之色,道“某僅是不愿劉琦獨美,欲讓公子琮建功而已”
蒯越面容冷冷,道“匹夫之見,何人能繼劉荊州大業其不在文武功績,而是在于劉荊州寵幸何人。公子琮當明以孝道,取劉荊州歡心。”
“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