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昭的建議,孫權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當下的他陷入迷茫中,仗打了兩年多,戰線在不斷的收縮,反擊大作戰也失敗了。
說實話,他想繼續作戰,但是他也怕如張昭所說一樣,兵敗被俘,被人囚禁起來,最終抑郁而死。
至于兵敗身死,孫權腦海中還真沒這想法。他才活了二十幾歲,好好活著不香嗎自己與劉表雖有殺父之仇,但劉表對自己又沒什么仇。
孫權不知道說什么,繼而看向張纮。卻見張纮低頭無言以對。
“麾下當深思以明利害啊”張昭苦口婆心說道。
“張公何出此言”
話音未落,周瑜扶劍入帳,一副胸有成竹之色,不負此前憂愁。
“公瑾”
見狀,孫權面露喜色,說道“公瑾請先入座。”
周瑜向孫權拱手行禮,說道“啟稟麾下,瑜以為張公所言,言語有失恰當,切不可信之。”
聞言,張昭面露不忿之色,說道“公瑾,又何出此言今破敵之謀不成,霍峻又兵入笠澤,劉琦背靠荊楚,我軍如何能勝”
周瑜淺淺而笑,說道“張公豈不知蔡瑁乎蔡瑁與劉琦間隙頗深,欲扶劉琮繼劉表之位,劉琦又何談背依荊楚”
說著,周瑜拱手說道“麾下,張公言獻郡舉兵而降,求換太守之位,瑜以為頗是荒誕。我孫氏治江東已有二代,孫討逆定江左,昔不幸身亡;麾下繼之,坐領江東六郡。麾下乃孫氏之主,即便歸降,求鎮會稽,劉表又怎會答應。瑜恐麾下舉兵歸降荊州,反而會被劉表深忌之,可得高官,卻不能得太守之職。”
放棄拳頭,將希望放在劉表身上,在周瑜眼中基本就等于自投羅網了。
畢竟他若是劉表,對方君主投降,自己肯定不會養虎為患。將孫權放在會稽,相當于作死。以劉表猜忌的心理,大體以虛職太守封賞,然后將孫權扔到襄陽,囚禁起來。張昭被周瑜這么一懟,冷哼說道“歸降尚且能得禮遇,若是兵敗于敵寇之手,屆時麾下安有富貴可得”
周瑜挺直腰背,沉聲說道“霍峻雖兵入笠澤,但并非不能勝之。我軍與荊州軍人數所差不大,劉備帳下銳士習于步戰,而我軍長于水戰。今之交鋒,勝負猶未可知此乃我軍一勝荊州軍。”
“我軍水師船大兵多,霍峻帳下水師船小兵少,此乃我軍二勝;我軍兼知笠澤水情、地勢,霍峻初來乍到,不知內情,此我軍三勝也。有此三勝,足可勝敵。”
“我軍得勝荊州水師,屆時上奉許昌,以恭順曹操。今曹操已定河北,我軍迎曹操兵馬下江南,以抗荊州二劉,屆時曹操必以厚爵重官賞之。若歸降劉表,安有如此待遇”
“若能逼退二劉,我軍可利用水師隔絕江水,據江而守,驅曹兵出江左,麾下亦可得保基業。若曹操勢大,統一中國,麾下助其納土吳楚,可比后漢之竇融。故舉兵歸降劉表,實乃下策也。”
孫權心思已是傾向周瑜的言論,問道“公瑾此戰當真可勝”
周瑜咬了咬牙,沉聲說道“請麾下放心,瑜愿立軍令狀,此戰不勝,愿軍法從事”
“麾下”張昭再次喊道。
“張公勿言”
孫權已下決定,抬手阻止了張昭,說道“孤深信公瑾,此戰得勝與否,孤之榮辱,皆在公瑾之手。”
“謝麾下”
周瑜臉色動容,感激說道“瑜將以死報麾下器重之情,誓破荊州兵馬。”
霍峻水師的到來幾乎盤活了戰場的局勢,有了水軍保障大軍的側翼及后路。劉備也有了動作,采用步步蠶食的方略,命不善水的張飛率中原士卒向東南進攻,拿下東南四縣,從南部擠壓江東軍生存的空間。
霍峻則是率水師屯于水寨,沒有急于進軍,而是命人探查江水地勢,又從諸葛亮整理的資料中了解周圍太湖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