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昌豨面露惑色,問道。
“子遠,你且說之。”傅肜示意降將王逸開口說話。
“諾”
王逸微微躬身,說道“拜見昌將軍,將軍欲重降曹公,眾將以為可讓曹公定奪將軍之身死。于將軍聞之,卻以為昌將軍觸犯曹公軍令,圍而歸降者不赦,欲處死將軍。”
“且于將軍亦言,將軍與劉使君聯絡已逆曹公之禁忌。無論如何,將軍歸降自當必死,令我等于今日將軍歸降之時,將將軍斬殺,趨兵入城,徹底平息叛亂。”
聞言,昌豨的臉色大變,連他的好友于禁都容不下他,他是真明白自己反復橫跳的行為已經讓曹操氣憤不已。以當下的情況,自己除了舉部曲南下江左,也沒多少路可以走了。
頓了頓,王逸認真說道“此逸所言不敢有假,將軍若不信可問其他將校。”
心略有懷疑的昌豨聽聞此語,心徹底涼了,勉強笑道“劉使君以厚禮待我,霍將軍又千里援我,豨豈敢忘恩。欲留在東海,僅因鄉土難舍離而已。”
俞韶起身拱手,說道“我等軍士糧草難支,且兵力寡弱,將于兩日后出發歸程,請昌廣陵迅速命部曲及百姓搬遷而走。若于禁知我軍底細,必遣軍士擊之,宜早不宜晚。”
“好”昌豨下決心,說道“我隨諸位一起于兩日后而走,”
昌豨也認清楚現實了,家鄉雖好,但沒命可享受不了。劉備那邊待自己甚好,委任一郡,讓自己屯兵廣陵。江都一帶,水土肥沃,有魚蝦之利,又有海鹽之豐,亦是一個好去處。
且不言昌豨即將率帳下部曲遷徙,欲先向西至郁洲。遭遇夜襲敗退到百日外蘭陵的于禁、夏侯淵二人,花了五、六天功夫,也了解清楚誰襲擊了他們的軍隊,果如副將而言,乃是屯兵濡須口的霍峻。
夏侯淵冷著臉色,說道“霍峻未走合肥,不走邗溝至東海,唯有效孫策擊陳瑀之策,率軍渡海北上至朐縣,進而派遣精銳襲之。如此方能說明我等布置在邗溝兵馬不得霍峻行蹤,其卻能出現于東海。”
孫策擊陳瑀之戰,可以稱為是漢末經典的奇襲作戰。陳登、陳瑀分別屯兵在廣陵郡射陽、東海郡海西二地,孫策解決陳瑀派人到江東煽風點火的行為,亦如霍峻般,命呂范、徐逸跨海攻海西,大破陳瑀,破城掠民而走。
今夏侯淵雖不知霍峻具體進軍路線,但亦可通過過往戰事,簡單推理得知霍峻如何行軍。
于禁沉思半響,說道“霍峻輜重皆在船上,派遣軍士深入郡內作戰,其攜帶軍糧當是不多,無法久戰。且其救昌豨必有遷民之意,若是所料不差,昌豨已遷部曲家眷向西。今當追之,不可讓昌豨輕易走脫得逞。”
于禁知兵善戰之人,一眼看出了渡海作戰的弊端,輜重皆在船上,僅能在沿海襲擾作戰,無法深入內地郡縣作戰。一旦深入內地作戰,除非能就地繳獲物資補給,否則就要撤回到船上,無法持久作戰。
夏侯淵猛地起身,說道“既然如此,我等率軍追擊,讓臧瑯琊率軍隨后就到,看能否有所得。”
“好”
有了追擊的想法,夏侯淵、于禁二人從蘭陵出發,行到郯國城,果如于禁所說,昌豨、丁奉、傅肜等人于五日前已棄城而走,率領四、五萬男女老少帶著行囊向西。
幸好有小船可以轉運,俞韶讓拖慢行軍速度的老少登船而行,順流直下兩三日即至郁洲。繼而逆流而上,接應剩余的老少。從初時出發行軍緩慢,日趨一二十里,到后面日可行三十余里。
二百余里地,及夏侯淵、于禁趨兵銜尾追擊,在中間路上被霍峻布置的伏兵嚇退。二人見到霍字大纛,畏卻不敢深追。及臧霸率追兵后至,三人合一方敢繼續向前追擊,等到朐縣之時,百姓早已分批登上船只渡海而走。
三人看著對岸的郁洲大島,只得望洋興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