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關羽怎么能忍
“呵呵”
劉備已是徹底明白諸葛亮的意思,笑道“云長,何有此問”
劉備捋著胡須,說道“云長雄烈過人,破陣斬顏良,單騎斬樂進。今天下之中,云長武藝絕倫,逸群于世,無人不認翼德雖勇,但怎能比肩云長”
關羽的臉色放緩下來,說道“張遼之勇,用兵之習性,多與羽類似,羽深知其能。翼德雖勇,然卻不熟悉張遼之習性。今兄長何不如遣我出戰張遼”
“咳”
諸葛亮見關羽上鉤,笑道“關君侯兼有武略,統萬人之軍。今讓君侯率精銳入山,攀緣而戰,將寡少之兵,豈不大材小用了。”
說著,諸葛亮又擔憂說道“翼德將軍雖有召虎之勇,但或如關君侯所言不識張遼之習性。今時想來,唯有關君侯能穩勝張文遠”
見到劉、葛二人認可,關羽說道“曹操無舟舸大船,奈何不了我濡須口。舟舸水卒,可讓興霸統之;步卒騎士,翼德可任。然灊山之戰,張遼驍勇,三將危急,百姓流離,若不能速救,定被曹操所得逞。”
說話間,關羽起身撫劍而出,拱手說道“主公欲庇護百姓之安危,可讓羽率帳下精銳趕赴灊山,以讓曹操難以得逞。”
劉備故作思量,說道“既然如此,云長可督子明出戰,不求力破張遼,但求護住灊山百姓。”
“末將領命”關羽拱手應命,說道“今勢破文遠而歸。”
見關羽虎步出帳,劉備對法正、孟達二人,笑道“云長心念戰事,不影響你我宴飲。”
“謝使君恩禮”二人拱手說道。
法正捋著胡須,笑道“關君侯虎威天下,世人皆知。正心中敬仰已久,今日得見,果然武烈不凡。”
劉備親自為法正斟酒,笑道“云長常以公事為先,性情豪爽,酷愛春秋。今后孝直、子敬若與云長共事,當能知云長之妙,宜為摯友。”
說著,劉備笑指魯肅,說道“孟子敬或許不知,但魯子敬應知。”
魯肅放下酒樽,應和道“主公所言不差,關君侯性情豪邁,常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軍士之愛戴。”
說人不說短,換種方式贊譽他人,總是好的。關羽為何不爽法正、孟達,其原因亦是簡單。法正、孟達二人身份僅是校尉,卻讓劉備設宴禮遇,讓眾人作陪,這讓關羽怎能舒坦。
當然這也與劉備有關,出于信息保密的考慮,能知道法正、孟達、張松三人真實身份的人,唯有諸葛亮、魯肅二人知道。
即便是霍峻,劉備也不曾告訴過。君主與不同臣子之間,都有互相的秘密,不會因為身份親密,什么事都無所保留。
大戰在即,不敢多飲,眾人又暢聊了半響,宴會遂罷。
法正、孟達與劉備獨自長深許久,方才晃悠悠地回到帳中。
卸下腰間的佩劍,法正問道“子敬初見玄德公,卻不知以為如何”
孟達沉吟少許,說道“玄德公待人真誠,心懷韜略,有識人之能,可與曹操共論。達竊以為玄德公,可為名主爾然”
“嗯”
法正抬頭看向孟達,問道“莫非仍有不足之處”
孟達搖了搖頭,說道“玄德公非有不足,而是那關羽性情太是孤傲。”
說著,孟達略有氣悶,說道“且不言我等萬里送糧奔波,但今夜之宴可是玄德公所設,他居然敢如此掃興。不僅不把我等放在眼中,也不顧那玄德公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