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此言差矣”
“以亮之見,或許江北之糧少不得,且還有加倍囤積糧草。”
“哦”
劉備面露惑色,問道“伐巴蜀久,江北戰事短,如何不能如此言語”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主公,江淮自古是為中國富庶之地,然經袁術敗壞,兵寇橫行,淮人南逃,民生凋敝。十里無人煙,百里無雞鳴。”
“幸劉馥深治江淮,百姓多附。然曹操南下,主公北上,戰事多生,百姓南逃北遷,已無生機。故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數百里,無復人居。”
“敢問主公攻下合肥,時仲邈兵進淮河,轉運糧草數百里,功費巨億。不以江東供給,江淮駐防兵卒無食矣”
不考慮軍事地理因素,單純從投入與產出來看,霍峻打江淮屬于是虧本的買賣。畢竟打下合肥,又不能不往淮河用兵。
然而江東到江淮之間的幾百里無人區,完全是補給噩夢,常年要靠江東補給,軍士也要江東兵卒駐守。而且淮河流域臨近中原的核心區域,利于曹操調動兵馬,而不利于劉備運兵調糧。
再打下合肥,又逼近淮河沿線,劉備要布置不下五萬的兵馬在淮河沿線,或許才能守住江淮。
諸葛亮露出苦笑,說道“相反,若能打下江州,兵入巴蜀。各郡歸降,反而能調蜀中諸郡糧草與大軍,行就事于敵之舉。待派人深耕巴蜀,以益州富庶當能助我吳楚富強。”
劉備了解其中細情,感嘆說道“取江淮易,守江淮難”
頓了頓,劉備詢問道“以孔明之見,此番取益州易否”
諸葛亮沉吟良久,說道“劉璋雖是暗弱,但施恩巴蜀多年,不少賢士傾心效力。張將軍以斷道為由,起兵攻伐巴蜀,不足為人信。然雖是如此,主公帝室之胄,威名于世,與曹操抗衡于吳楚,蜀人思求明主者不少。”
輕搖羽扇,諸葛亮說道“劉璋長子劉循,輕財好義,深得人心。帳下將軍張任、劉璝皆是可信之人。江州山城,險峻異常,今由劉循固守,非短時能下。”
“然江州一旦被破,劉循兵敗。舉兵三軍入巴蜀,郡縣當聞主公威名而降。待三軍匯于蜀中,成都劉璋無路而走,唯歸降主公爾”
劉備抱膝沉吟,說道“兵破江州,威赫巴蜀,時降者必眾。翼德性情粗暴,云長驕縱士人,非能撫人心者。彼時破江州后,恐有勞孔明西進巴蜀,代孤撫民,調配三軍。”
“善”
諸葛亮略有憂慮,說道“關、張、甘三位將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且乃能征善戰之輩;孝直、士元又是智謀之士,良謀于胸,士之良才。然亮恐諸將欲速下江州,性急用兵,舍緩圖之策,致使軍士多亡。”
“孝直、士元二君,如軍師所言,皆乃智謀之士,孤料應無大禍。”劉備說道。
諸葛亮面露惆悵之色,說道“也怕這二人也是求功心切”
“孔明與孤同休書叮囑諸將,讓眾人當徐徐進圖,不可求成心切,以免多傷軍士。”劉備說道。
諸葛亮抿了抿嘴,說道“叮囑一二,言重怕是適得其反。”
狀態不好,換個內容寫,恢復下狀態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