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望向北面,瞬間毛骨悚然起來,莫非陸遜誘自己渡河,行水決之策
但當下的張合猜到又是如何
“轟隆”
下一瞬間,數米高的浪花在從上游奔騰而下,朝著向渡河的軍士拍去,聲勢駭人。
河中的軍士或是被嚇住,或是剛抬腳想逃跑,或是已經逃跑。無論如何,除了在河畔僥幸存活下來的幾名軍士,河中的曹軍軍士被浪花沖走,被河水裹挾,乃至吞沒。
河畔上無論南軍亦或是北軍都陷入呆滯當中,似乎都被這場河水給弄亂了作戰的節奏。
“殺”
丘坡上,陸遜拔劍怒喊,吹響反攻的號角。
得到軍令,在東岸留守的南軍向曹軍撲去。騎卒沖向那群羌騎,步卒列陣而上迎戰曹軍步卒。
那些逃竄的南軍士卒在楊昂的整合下,也嘗試向曹軍撲去。
一時間,從曹軍追殺南軍,變成南軍在東岸圍殺曹軍,形勢驟然扭轉。
決水后的沮水成為天塹,曹軍留在西岸的軍士無法支援。東岸的軍士被水沖了波,已是心中膽怯,被南軍反殺得四處逃散。
緩過神來的張合,哪敢率兵卒背水一戰,善機變的他選擇了逃跑。
張合召集左右,說道“今時已無力作戰,宜當撤軍”
侍從問道“往何處出逃,后有大河,前有追兵”
張合指了指北面的大山,說道“秦嶺綿延,快馬入林,棄馬而走,敵寇自是難以追擊。”
張合趁著戰場混亂之際,拋棄大纛,摘下頭盔,與左右十幾人,隱入人群中。
隨著張合的逃跑,失去主將的坐鎮,東岸曹軍土崩瓦解,無力與南軍對抗,非死既降。
張合的逃跑能力自是不差,或許在三國中僅次于劉備。宕渠之戰,被張飛堵在小路之中,前無進路,后有追兵。他放棄戰馬爬山,率十幾從騎,竟然爬了幾百里的山路跑回漢中,不可謂不善跑。
歷史上若不是司馬懿強行讓張合追擊,張合也不至于死在諸葛亮手中。
蓋機動善變之人,或許當是進則如雷,敗則善跑,如是而已
今天碼字狀態差,更地慢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