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拱手謙讓,說道“盡奉國事爾”
劉備將放下文書,說道“廣植宿麥,推行四政,恩惠百姓,此國之大策也;組建禁軍,強干弱枝,威懾四方,此國之基石也。今歲至此,軍政之事略有小成。”
“南方六州看似太平,然卻有不順之民。荊楚五溪蠻,吳越山越蠻,或數十萬,或十余萬,盤踞山林之間,不服王化,不繳賦稅。貪鄙財物,或下山劫掠,今為孤之所憂。”
話鋒一轉,劉備說道“近日以來,孤與諸卿商議,或有人勸孤可擇時出兵清剿五溪、山越二蠻,以為充實人口之用。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征討蠻夷,充實人口,并非不可。自大王執掌南方以來,行溫和之法,安撫五溪、山越二蠻。今根基已成,為充實地方戶籍,或取精銳入軍。明歲可擇良時,征討五溪、山越二蠻。”
劉備執掌吳楚以來,為保持政權的穩定,多采取柔和的政策,去安撫蠻夷、豪強。今劉備稱王開國,兵下巴蜀,聲威大漲,豈能照行舊策
出兵征討五溪、山越二蠻,不僅能露露肌肉,還能降服蠻夷。若征討蠻夷順利,降服幾十萬男女百姓沒有問題,順便還能借機調整行政機構,深化對荊、揚的治理。
“子龍、公衡”劉備問道。
“臣無異議”趙云說道。
黃權捋著胡須,說道“啟稟殿下,征討蠻夷,不宜武力強取,宜選文武兼濟之人,出任主帥。行剛柔并濟之法,且征且撫,如此讓諸夷歸心。”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公衡所言有理,征討蠻夷于己方州郡之內作戰,若是征討過猛,則傷及百姓,不利百姓休養生息。”
頓了頓,劉備問道“諸卿以為誰可出任征夷主帥”
霍峻思緒少許,拱手說道“啟稟殿下,峻以為軍師將軍諸葛孔明,能擔此重任”
“孔明領軍”劉備遲疑的說道。
“正是”
霍峻環顧在場將領,說道“蠻夷羸弱,起兵征討,輕易能勝,得勝則掠民,得民需安之。故征討二州蠻夷,名為用兵,實則安夷。且蠻夷廣布艱遠,征撫不當,避難入山,則戶口多失。”
“孔明,兼理二州,達治知變,正而有謀。征討蠻夷,編戶齊民過,此孔明之所長也”
霍峻向劉備拱手,說道“正而有謀,協調軍政,勤能安夷,此峻不如孔明也”
打蠻夷,真沒啥難度,對霍峻來說,有手就行。真正有難度的在于,如何安撫蠻夷之心,將蠻夷成為戶籍上的百姓。然論安撫蠻夷,編戶齊民,偏文政方面,霍峻不如諸葛亮。
歷史上諸葛亮平南中,你以為是大小惡戰,七擒孟獲,降服諸夷。實則諸葛亮春天出兵,秋天回軍,行軍征戰治理,僅花了半年的時間,解決南中叛亂。
按行軍路線與征戰時間來看,諸葛亮就是在治理南中的同時,順手打了下蠻夷,率軍隊到滇池旅游。
當然這僅是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來說,凡將怕是沒那么簡單,這也是為什么霍峻舉薦諸葛亮掛帥的原因之一。
劉備起身而笑,說道“孤本意讓仲邈坐鎮大軍,指揮各軍征討五溪、山越二夷。今仲邈舉薦孔明之語,孤以為然也孔明之才,非蕭何可比,亦能領軍出戰”
說著,劉備看向黃權,說道“征討二夷,孔明若愿出任主帥。孤欲讓公衡為副職,都護諸軍,征討江左山越,何如”
“臣必不負殿下之命”黃權興奮的說道。
“善”
1“多食,長宿,加客氣。畏漢椒、蘿卜”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