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建安二十二年,正月。
糧草輜重多已運至江都,江淮軍士備戰,江東軍士奉命趕赴郡治,不日將要北伐。
于冬漢初春之際北伐,多是諸葛亮考慮到秋季的農事繁忙。秋季,水稻收獲之后,宿麥將要種植。若此時出兵,耽擱農忙時節,則是傷農。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選擇了初春時期出發,彼時宿麥未到收獲,水稻無需種植。及三、四月份收獲宿麥,其間因人手不足,種植水稻可以晚些種植。
及春種之后,諸葛亮則會趁著農閑之時,征調百姓為大軍集中運糧,以免傷及秋忙。
戰爭在所難免,而諸葛亮則是將戰爭帶來的影響盡力降低,保證農業正常生產,然后供給大軍。
后勤調度歸由諸葛亮負責,大軍征伐由劉備自領。劉備選擇具體何時出征也有安排,決定在正旦之后出兵。
何為正旦
即正月旦,王者歲首。后世的春節則是起源于正月旦。
秦至漢中期前,歲首在夏歷十月,十月初一為新年。然在漢中期之后,則改為十二月,于正月初為正旦。
正月旦之習俗,闔家團圓,當襲正服,拜賀尊長。對于朝廷而言,則會舉行大規模的朝會,君主與臣子同賀。
如此喜慶之時,劉備自然要與臣吏同賀,同時宣告將要北伐的消息。
夜幕,宮殿置百盞火炬,外設三尺燈,月照星明,雖夜猶晝。且伴隨殿內的禮樂之聲,熱鬧非凡。
劉備端坐榻上,與糜王后同座,太子劉禪坐在側席的小案幾上。霍峻、黃忠、趙云等武將坐在東殿;諸葛亮、張昭、糜竺等文臣坐在西殿。
“彩”
幻術師表演過人的技藝,讓眾人看得目不暇接,時不時鼓掌為其喝彩。然而隨著幻術師的把戲表演結束,正旦才正式開始。
望著滿堂文武,劉備手搭在憑幾上,笑道“數年休養,府庫漸豐,政治清明,諸卿多是辛勞。今正旦之時,孤臣當是同慶。依照禮度,諸卿可行酒慶賀,不必拘束。”
說著,劉備指了指宴席末端的諸吏,笑道“往昔正旦,多從尊者起敬酒,今之正旦可從卑者起敬酒,讓孤好生見見諸卿。”
正旦臣向君行酒,下吏向上官行酒,這個習慣已來久矣
如歷史上費祎舉行正旦之宴,左將軍郭修趁著行酒之機,持匕首刺殺費祎。最終費祎遇刺身亡,郭修則也被處以死刑。
“微末之士亦有良才,大王欲識明珠爾”霍峻說道。
“哈哈”
劉備捋著胡須而笑,說道“諸卿互相行酒,不必拘束。”
“諾”
“權且敬霍督一樽”
“公衡同飲”
在劉備的允諾下,眾人于階下互相敬酒。
那些宴席末端的官吏得知自己要向劉備行酒,既興奮,又緊張。若表現得體,給劉備留下深刻印象,今后多能得到提拔。
“臣張溫拜見大王,望大王長樂未央”
卻見身高八尺有余,容貌出眾的張溫持酒樽,隔著數步的距離,向劉備行酒。
劉備面浮笑容,說道“孤若所記無差,卿當是吳郡張允之子。不知今任何職”
“正是”
張溫神情興奮,說道“啟稟大王,溫現任曹掾,于軍師帳下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