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眼睛微瞇,觀望周圍梅林。
見關羽這般,胡修多不為意,說道“君侯當是多疑,今徐晃撤至宛北十里,侯音據守宛城,是為今下之形勢。若徐晃早下宛城,豈會不殺我軍斥候,安能與斥候對答如流。”
“這”
聞言,廖化面露難色。胡修所說得沒錯,侯音與他們聯絡多時,如果不知道他們聯絡的細節,侯音豈能與斥候對上話。莫非是自己多想了
關羽探查梅林四方,忽然間,他體內被勝利所麻痹的嗅覺有了反應。梅林太過安靜了,讓他有不寒而栗之感。
“且慢”
關羽高舉馬鞭,示意軍士停下腳步,說道“元儉所言有理,侯音行舉異常,梅林寂靜,鳥雀聲少,恐宛城有變。”
“加派斥候入山林搜索,且命人再往宛城,詳細探查侯音及其帳下軍士。”
關羽畢竟是關羽,縱因戰功與勝利所迷了心智,但恢復清醒后,已是能感覺到不妙。
“諾”
左右領命退下,數十名斥候從隊列中而出,向四方山林搜索探查,嚴防有伏兵埋伏。
就在斥候外出探查不久,在梅林山道間,響起金鼓聲,鼓聲如雷,驚起林中鳥雀,同時驚到漢軍各部軍士。
“不好”
廖化拉著關羽的手,說道“君侯,宛城果被徐晃所取。”
“這”
胡修面容緊張,且又欲哭無淚。他隨曹仁入筑水,被關羽設伏擊敗。今隨關羽北上宛城,也中了徐晃伏擊。
今下的關羽雖心情憤怒,惱火自己被敵人坑了,但他深知當下非發火之際,神色盡量保持從容,指揮帳下軍士急忙排隊列陣。
在漢軍列陣之時,幾面徐旗出現在樹林間,同其左右還有田旗。伴隨著鼓聲,魏軍旌旗越來越逼近漢軍。
徐大纛下,徐晃按韁緩行,對左右說道“我本欲讓關羽至宛城下,從而背擊關羽。然今關羽似有防備,舊策已是難成,唯提前用兵,以擊水賊。”
自徐晃采用趙儼、司馬懿的建議,赦免宛城中聚眾叛亂的山民,侯音帳下山民叛走大半。
繼而,徐晃發帳下軍士攻城,圍三而闕一,晨曦用兵,晚間破城。侯音及其左右從北城出走,潛逃入山間,由東里袞募數百郡兵征討侯音所部。
因宗晉偽降侯音的關系,取代侯音,自書信件,與關羽聯絡。在司馬懿的指導下,終于把關羽騙到宛城。
司馬懿捋著胡須,目露奸詐之色,說道“關羽察我軍伏兵,今雖有突發擊賊之意,但唯恐新卒難促破關羽及其帳下精銳。”
說著,司馬懿冷笑幾下,說道“將軍與關羽素來交好,其常以信義自居,何不如以敘舊之名,佯給關羽整軍備戰時間,請他至陣前答話。實與關羽敘舊論情之際,施以箭矢攢射,再率軍掩殺,關羽必敗也”
徐晃面露猶豫,說道“參軍,我與關羽因同鄉之親而互愛,今借敘舊之名,率軍掩殺敗軍可,雜以箭矢攢射,恐有背信棄義之感。”
司馬懿臉色微冷,說道“襄樊危急,是為國家之大事,將軍奉命救之,豈能因舊情之從屬,顧忌關羽性命,而壞國家大事乎”
聞言,徐晃在心中幽嘆了下,今日司馬懿這般話語,他已無法不為之了。
徐晃心雖有不愿,但神情卻是作出醒悟之色,拱手說道“若非參軍言語,晃險壞國家大事。今晃當邀關羽出陣,以敘舊之名,趁機掩殺而敗之。”
“將軍英明也”司馬懿笑道。
既有計策,徐晃派人策馬至陣前,請關羽出陣敘舊答話。
“徐晃請君侯出陣答話,恐怕有詐。”廖化說道。
關羽望著尚在整隊的漢軍,說道“今突遭敵軍,我軍倉促備戰。前軍尚嚴整,后軍列陣中,不宜倉促迎戰。且我今命斥候通知趙累,令其率軍戒備,以為接應我軍。”
“出陣答話,可為大軍爭取時間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