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解酒湯在屋內”步練師纖步而出,關切說道。
“善”
路上,步練師攙扶霍峻,說道“夫君,府上多年沒進新人,后宅妻妾多是顏色漸衰,特為夫君物色兩名侍妾,其姿色達眾,相貌端正,不下二喬。今夫君不日北伐,當寵幸二女,以為沖喜去污。”
“這怕不好吧”
霍峻摟住步練師,微醉說道“得有夫人,我已心滿意足”
步練師眨了眨眼,故意說道“既然如此,妾將二女許與他人”
霍峻神情自若,絲毫不見心虛,說道“二女是為夫人心意,怎能輕予他人”
“且容我前去看看”
“心口不一”
且不言霍峻寵幸二姝,曹魏攻伐遼東的戰事,隨著公孫恭的投降,終是結束。
初時,曹彰率兵兩萬五千人出幽州,在遼西匯合烏桓、鮮卑萬騎,三萬多人抵達遼澤。
公孫恭臣服曹魏多年,不曾想曹魏不講武德,突然派兵進攻。手足無措下,唯有倉促集結軍隊,命公孫淵率兵迎戰。
公孫淵深知曹魏遠道而來,兵馬糧草無法久持,且遼東有遼澤作為屏障,故他率兵據守遼澤。
曹彰采納劉曄的建議,命張合佯裝渡遼澤,曹彰自率曹休及精銳步騎繞行上百里,從上游渡過遼澤,插至公孫淵身后。
見曹彰率部來襲,公孫淵惶恐不已,倉促派兵迎戰。曹彰武烈,身先士卒,連斬數將,大破公孫淵前軍。彼時張合趁機渡河,兩軍夾擊公孫淵。
曹軍兵勢洶洶,公孫淵無力抵擋,唯有率敗軍逃入襄平。曹彰原地休整,等待孫權的消息。
渡海作戰的孫權,率五千兵馬,偷取了北豐,斷絕襄平與樂浪、帶方二郡的聯絡,派人欺詐公孫已亡。二郡太守不明所以,畏于曹魏聲望,則遣人上表投降。
孫權見二郡暫降,與曹休聯絡,抓緊時間向襄平而去。
此時襄平城內,或言降者,或言死戰者,各種議論不一。然公孫恭無死戰之心,得知二郡被孫權拿下,加之曹彰給出的不降則屠城的威脅下,公孫恭終究是選擇投降。
遼東遣使求降,曹彰本欲自作主張許封官爵,但在劉曄的勸諫下,曹彰答應投降,而無許封公孫氏官職。
幾番交涉下,公孫恭獻上遼東戶籍歸降。孫權編收得有近五萬戶,口三十余萬人。
孫權避免公孫在遼東死灰復燃,不同與司馬懿大屠殺,而是遷畢盛、倫直、賈范等公孫舊臣及遼東精銳將士至中樞、
曹彰、曹休等將分批歸京,孫權借著自己平州刺史的權利,委親信出任四郡太守。
今洛陽宮內,曹丕讀著孫權的奏疏,心情甚是愉悅。
他繼位之初,得平遼東四郡,口三十萬余人,辟地千里,真就是大漲他的威望。而且在政治權謀下,打下襄平,曹彰兵權就被奪走,唯有乖乖地回洛陽。
“自關隴之后,中國寡有大捷。先帝之末,前有筑水之敗,后有襄樊之失。朕倉促繼位,中國動蕩。今遼東大捷,足以揚中國之威,安撫朝野之人心。”
曹丕放下奏疏,笑道“鄢陵王襲破公孫淵,降服遼東;曹文烈身先士卒,陷陣斬將;二者是謂為我曹家之俊杰。孫仲謀安撫人心,遷民編戶,穩固邊疆,是為善哉”
說著,曹丕吩咐左右,說道“來人,今大將軍患疾,不便理事。命曹休遷任鎮南將軍,都督青、徐、揚三州諸軍事。”
曹丕上位后,大力提拔自己左右親信。曹真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夏侯尚為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今夏侯惇患病,曹丕準備讓曹休上位,都督青、徐軍事。
“鄢陵王功勛卓著,時有大功,增益食邑滿萬戶,改封任城王;賜平州刺史孫權假節,命其速安遼東,盡快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