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劉備手指江淮大營,笑道“許久未觀仲邈兵將,今日容朕入營檢閱”
“請陛下閱兵”
在劉備的吩咐下,侍從駕著馬車馳入大營。
將入大門時,兵吏持矛而阻,逼停了侍從,沉聲說道“依軍法所言,營中不得奔馳。如欲奔馳,請陛下、都督修改軍令。”
御手欲發怒,卻被劉備所阻,說道“此非宮舍,需依軍令所言,且按轡徐行。”
頓了頓,劉備吩咐說道“來人,兵吏履行職守,以錢糧賞之。”
“諾”
有了劉備開口,御手按轡徐行。近臣亦是壓低速度,跟隨在劉備車騎之后。
隨著車駕緩緩行駛入大營,樂手敲鼓吹樂,鼓樂聲響徹軍營;兵將分列左右,高呼萬歲。
劉備則是向左右列隊的兵將招手,陳到為避免意外,率騎控衛兩側。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聽著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劉備甚是滿意,謂霍峻說道“觀軍勢,體格魁梧,是為精銳;聽其聲,士氣高漲,可以大用。朕聽聞仲邈所將淮兵是為國中翹楚,與禁軍兵馬不分上下。今日見之,所言不虛。”
“禁軍為四方之精銳,淮兵尚不敢與其并論。如陛下憐將士勇猛,或可抽調些許精銳入京。”霍峻拱手答道。
“江淮臨近中原,豈能無精兵控衛”
劉備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仲邈率此銳士,可用于北伐。若居武漢,當有荒廢之感”
人群中的于禁,望著肅殺的江淮軍營暗嘆不已。
他自以治軍嚴明著稱,今見霍峻所治的營寨漸有自愧不如之色。他本以為霍峻能常勝他們曹魏,多有賴其兵略過人。然一路下來,他才明白在軍紀上,霍峻所部亦勝過他們。
冷不丁,劉備在車駕上問道“文則,霍督所將之兵,比你如何”
于禁被關羽所擒以來,在南漢好吃好喝供著,常作為劉備的魏軍顧問出現。今劉備東巡江淮,于禁依舊制跟隨左右。
于禁策馬上前,拱手說道“稟陛下,臣自以為軍紀嚴明,當今見霍督所將之兵,竊以為軍紀當勝在下所部。蓋曹公所統兵馬,或能與江淮兵馬并論。”
別被刻板的印象所迷惑,別看曹操屠徐州,但論軍紀之嚴明,漢末諸將中除諸葛亮外,幾乎無將可比。
甚至人們印象中總以為蒙古軍隊殺燒搶掠,毫無軍紀可言。實際上其蒙古軍紀之森嚴,遠超眾人的想象。
蒙古軍中有十一斬,最著名的有兩斬,是為搶物及紀律無統。
何謂搶物,即在戰爭結束之前,所有人不得搶占戰利品,如有違令者,斬。
紀律無統,即在行軍、扎營時,不得損害附近的農田與騷擾百姓。有放牧羊馬踩踏田禾,啃咬果樹;或擅入百姓家中宰雞,奪財物。違者士兵及軍官,全部處以重罰。
故而蒙元軍隊擁有極大的反差,一方面是殺人無度,一方面是軍紀極其嚴明。甚至你能在蒙古軍身上看見,無軍令下達,天下大雨,蒙古士兵寧可淋雨,亦不敢強行入屋,搶奪雨具。
當然游牧民族的尿性自是無法乖乖順從,因而蒙古還有軍令,以功抵罪,即罪當死者,錄其功則免。
聽是于禁的話語,江淮諸將面露不屑。他們與許多漢將一樣,對求榮投降的于禁非常看不起。
丁奉冷笑幾聲,抽出鞭子,說道“降虜何敢言軍紀嚴明又豈敢與陛下、霍督齊驅”
聞言,于禁看了眼丁奉,頓感羞愧不已,慢下馬速,不敢與車駕齊驅。
見狀,劉備沉聲呵斥,說道“于君是為大漢上卿,卿怎敢這般怠之”
丁奉見是劉備發怒,不敢多說什么,唯有告罪退下。
“文則莫要在意”
劉備好生安撫了下,則就讓車駕繼續前行。
于禁弱弱應道,再也不敢說什么話了。
自他投降大漢以來,縱劉備再三強調禮待于禁,始終有人看不起他,但于禁也漸漸習慣了。今被比他小了許多的丁奉辱罵,他也不敢言語反擊。大概是跪多了,站不起來了。
車駕前行,霍峻告罪說道“丁奉目不識丁,為人粗鄙,望請陛下息怒。”
“無事”
劉備沒有在意,笑道“軍中武夫多是如此,見降人高談闊論,豈能不怒乎”
這章卡文,望見諒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