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說糜芳治南中有多好,南漢雖從南中攫取大量的物資,但南中也從南漢手中獲得大量鐵器。那些地方上的豪強、酋帥有了外界物資的流入,勢力愈發膨脹,兼有本身的姻親關系,漸而成為土皇帝。
大漢為了北伐,選擇虛治南中;南中豪強、酋帥為了外界物資,選擇與糜芳合作。故而雙方心知肚明,僅是各取所取而已。今糜芳離任南中,可能會打破這個平衡。
“陛下,不如讓糜南中居府休養,留任南中數載,以免倉促生亂。”廖立建議道。
“不可”
劉備微微踱步,說道“子方上表離任,豈能強扭其意”
劉備對小舅子的秉性有所了解,今能放棄南中的利益,說明南中有他無法解決的難題,選擇跑路;或是他年紀真大了,在南中呆不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種,今都選人替換糜芳。
猶豫良久,劉備吩咐說道“健為太守李嚴,治郡多年,屢安夷賊,功績顯著。今遷其為南中都督,拜安漢將軍,與糜君交接政事。”
“諾”
劉備早有想用李嚴的打算,可惜沒位子騰出來。今南中都督空缺,以李嚴之才干,處理南中不成問題。
縱引起南中反叛,恰好派兵一次性解決,今后不再虛治南中,而是派遣官吏實治之。
剛料理完政事沒多久,侍從上前來報,說道“陛下,丞相求見”
“請”
幾個呼吸的時間,諸葛亮持羽扇,著毛襖,沿著走廊而至露臺。
“亮拜見陛下”
“免禮”
“見過丞相”
“諸君同好”
有了諸葛亮作陪,劉備當即讓左右散去,說道“諸卿,可自行出宮”
“諾”
君臣游于露臺、廊間,談論國事。
聊了半響,劉備手搭在廊橋上,問道“孔明此番入宮,莫非有要事相說”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陛下可知馬超遣姜冏為使,其不日將至武漢”
“昨日聽侍從言語,已有所知”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僅是那姜冏先拜曹丕,今從洛陽南下,而后再拜我國,此當不符邦交之禮。”
“哈哈”
諸葛亮笑了幾聲,說道“亮本為此所疑,但今晨忽然開朗,漸有所得姜冏之意。”
“嗯”
劉備神情微斂,說道“請孔明賜教”
“不敢”
諸葛亮向劉備行禮,繼而撫扇而踱步,說道“涼為臣,漢為君。馬超遣使謁漢,豈敢不尊我國之禮故而必上尊表,供錢物,以示謙卑尊奉之心。”
“今姜冏初使魏國,而后謁漢,所攜禮品,蓋多供與曹丕,安有再供陛下之理縱姜冏不知,馬超豈會不曉”
“行事背逆,與常理不和,故臣深思憂來,竊以為姜冏必有所圖,其所供之禮,或非良馬錢財,而是欲引身自薦。”
聞言,劉備若有所思,說道“既然如此,朕是否應當派遣上卿相迎,以賓客之禮厚待之。”
踱步思量,諸葛亮笑道“姜冏,隴右之人。朝謁洛陽,必受曹丕厚禮款待。今為何舍道南下,轉謁陛下呢”
“亮以為當是姜冏觀曹丕無英主之相,且又專重繁文縟禮,為尋明主故舍道南下,以觀陛下之風采。”
諸葛亮輕撫羽扇,了然說道“陛下往昔何以待賢人,則以何禮待姜冏。武漢尹中種種,一切如常,不改舊政。”
劉備捋著胡須,問道“孔明何以為姜冏是欲投效明主,而非竭力效忠馬超”
諸葛亮啞然失笑,說道“天下南北而治,馬超驟然而興,隴人之所以為其所用,無非畏其兵馬。伯言奪隴南二郡,逼簽城下之盟,馬超外強中干,世人盡知,隴西士人安能為其所用。”
“君之良言,當開備之愚鈍”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