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生機勃勃之景,讓姜維不禁想起關中的京兆。
京兆地區在尹守顏斐的治理下,道路通達,田疇大耕,吏不煩民,民不求吏。人民一時富庶,風化大興。
他早期之所以傾向曹魏,除了曹魏居中原外,更多是受尹守顏斐的影響。他認為這么好的官吏,其君上必然圣明。
經此番東謁曹丕之旅,讓姜維對曹丕多有失望。曹魏中不少官吏才干出眾,但曹丕卻說不上英明神武。尤其自他登基以來,似乎一直在折騰魏國。
今才初至吳楚的邊境,姜維便復見生機盎然之景,對比此番使魏的前后,對大漢有了更多的期待。
為了得到武漢的批準后,隴右使團在襄陽呆了兩日,方才被批準南下武漢。
在漢軍水師的護送下,姜冏父子乘舟泛漢水而下,迢迢漢水,途有千里。再經歷四五日的航行,終至南漢的京師武漢。
其間途徑夏口水寨,姜維生長隴右,從未見過滔滔東逝的江水。望著數以百計遍布長江的舟舸,頓時感慨不已,大呼驚奇。
在漢吏的引導下,使團入武漢驛站暫居,簡單教授了下禮節,并言明日入宮覲見陛下。
對南漢極高的辦事效率,姜冏父子頓感驚訝。要知道他們在洛陽呆了五六日,才得到曹丕的召見。
是日,閑不下來的姜維推著姜冏出驛站,幾人乘馬游逛武漢市野,暗訪民生吏治。
武漢前身是為鄂縣,在劉備遷治鄂縣之前,全縣百姓僅不到兩萬人。
隨著劉備遷治鄂縣,更名武漢開始,經潘浚、法正、桓階、司馬芝四任武漢尹的治理,加上陸續遷來的高官大族,以及民卒家眷,驟然大興。人口有二、三十萬,已不下東都洛陽。
且因位處楚尾吳首,各地商賈云集。北有高土羌貨,南有交嶺珍珠,東有吳越珍品,西有巴蜀絲綢。天下之物,幾乎是應有盡有。
如曹丕喜食糖,怕劉備不賣,暗遣使者南至武漢,替他購買糖品。劉備得知此事后,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市面上多出走私糖品的商賈,專門在弋陽山區售賣糖品,點名要用戰馬來換。
為了滿足曹丕吃糖,魏人不惜用戰馬去換。一來二去,大漢通過這個渠道,賺了四、五百匹戰馬。隨著這件事逐漸在漢庭傳來,不少知情人為之而笑。
當然不僅是曹丕愛喜糖,在調味品稀少的年代,不少南漢高官上卿同是熱衷糖品,其中還有霍峻。但因產量稀少之故,糖品價格居高不下,且越炒越高。
其間,糜竺通過商業手段,抓住機會,通過抄糖品,一進一出,小賺了一筆;霍峻與蔣濟、王粲合伙,派人到交州購買山地,聘請蠻夷種植甘蔗賺錢。
時任交州刺史的呂岱,看到糖品豐厚的前景,為了賺這筆錢。有樣學樣,教授交嶺蠻夷種甘蔗,官府壟斷經營,然后制作為糖品,售賣到武漢,賺了不少錢。
去年,呂岱向尚書臺述職時,匯報了甘蔗糖品收入。
諸葛亮得知后,決定讓中樞與交州合力,在番禺廣州設官營糖坊,從中賺取生產糖品的錢,不參與售賣,也不參與種植甘蔗。
這些事都不算隱秘,姜維在市井的打探下,已是簡單了解了南漢國內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