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下劉備讓他單獨率兵北伐,霍峻則是有心無力。打殲滅戰,要求有大量兵力,今沒足夠的兵讓他怎么打。
第三件事,霍峻提出強干弱枝的方針,檢選諸將部曲精銳,以供中樞,極大增強武漢的權威。
劉備通過這幾件事,不難看出霍峻的政治才能,即便不及諸葛亮,但也是當世拔尖水平。其高瞻遠矚性,非常人所能比。
劉備笑了笑,說道“君不僅有韜略之能,亦有治國安民之才。今后君若有良言,當多多上奏,為朕分憂。”
“諾”
霍峻在江淮多年,斥候對壽春城的內外早已探查的明明白白。壽春城太大了,其能容軍民十余萬。內有雙內城,外有八公山上的山城。
“如明歲整肅官吏,如有粗鄙、瀆職、懶政者,則是按律淘之。尚書臺則發補吏名冊至郡,由郡守擇吏補之。下選官吏,不限籍貫,唯避郡守鄉黨、友人、宗族。”
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明歲以肅清吏治為主,而后擇良吏至郡縣,以觀政令之成效如何”
劉備雖不擅長治政,但他作為君主,擁有極高的敏感度,尤其是經歷過亂世逐鹿,對有些事深有感觸。
“然也”
霍峻斟酌幾許,說道“臣昔言北伐,欲傾舉國之力,而與逆魏戰。今陛下獨令臣舉兵北伐,臣恐力所不能及。”
說著,劉備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以為如何”
霍峻捧著茶盞,說道“陛下外出則領兵作戰,入內則勞于案牘。陛下長期操勞,宜當保重身體為上,臣之事為小。”
在劉備眼中霍峻當真具備出將入相的能力,而非簡單的武夫大將。尤其是霍峻提出的幾件建議,為他解決了大量的麻煩。
劉備如實說道“朕欲興兵北伐,但孔明與諸卿以為今時政令初通,百姓漸安,不宜大動干戈,以免前功盡棄。”
有朝一日,大漢若能一統天下。大漢則能迅速安撫民生,而不是更多依賴地方大族,反而中國士族為了融入大漢,需要作出犧牲。
霍峻沉吟良久,說道“魏人善步騎,尋常軍士不足以用,需盡出京師禁軍步騎。且再發軍士五萬,滿十五萬之數。臣方可率兵內圍壽春,外阻援軍。”
“諸君所言不無道理,今安天下為主,而后以治天下為次。但朕以為安、治未必不可齊用,辟除之權不可驟收,今不如潛移默化,徐徐而圖之。”
“善”
“昔日之時,我軍大勝,河南空虛,賊人生畏。然今下之時,魏知河南之弱,耕田疾作以生糧,遷民南下以豐之,廣發軍士以守邊,修船營舟建水師。且壽春艱險而城大,轄民十余萬,糧積如山,遏江淮之咽喉。”
東漢時期,郡守為治郡縣,左右掾屬無不任命本郡士人出任。唯一例外之事,則就是三輔地區,京兆人可任扶風掾屬。欲用他郡人,甚至還要向上級打報告。
馬良雖是不認同廢郡辟除權,但出于公事公辦的態度,依舊是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十萬真不成”劉備反問道。
“十萬兵”劉備問道。
第一件事,在他入主荊楚時,霍峻建議遷治武漢,避免重楚輕吳,荊、揚二州失控。
聽著霍峻這般言語,劉備不再勉強,安撫說道“我非秦王,君非白起。僅試問君意,如若不成,可待政通人和之后用兵。”
“陛下英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