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甲士們挪開拒馬,讓出通往高臺的道路。
見霍峻翻身下馬,陳到順勢上前為其牽馬,說道“丞相、御史大夫等上卿已先入臺闕,今在殿內等候霍督。”
“有勞陳將軍了”
與陳到寒暄幾句,霍峻不敢耽擱時間,快步行至殿內。
卻見殿中,劉備躺在病榻上,眼神渾濁地望著帷幔,儼然已經病入膏肓。
在榻側,皇后糜氏坐在榻側,手里捧著空藥碗,低聲抽泣。往昔雍貴的面容憔悴不已,布滿憂傷,雙目泛紅。
而在御榻之前,張飛、陸遜、徐庶、張昭、孫邵、費觀、司馬芝、馬良等南漢高官上卿,以劉禪、諸葛亮為首,或哭泣,或沉默,紛紛跪在御榻之前。
上次召見霍峻之后,劉備閉門修養。今時再召見霍峻,不僅有張飛、陸遜等大漢高階武將,甚至還有不尋常露面的劉永、劉理、劉壽等皇子也在榻前。顯然如霍弋所言,劉備將要托孤了
“陛下,霍督到了”
王粲湊到榻側,低聲說道。
“臣霍峻來遲,請陛下恕罪。”
霍峻快步上前,拜倒在榻前,說道“愿陛下善保龍體,早日康復”
“仲邈到了”
劉備側著頭,看到跪在榻下的霍峻,無力說道“仲宣宣讀詔令吧”
“諾”
王粲從盒中取出詔書,沉聲宣讀道“章武六年三月丙午日,漢有天下,歷數無疆。前漢之末,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中漢之亂,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后,竊居神器。”
“朕起兵下邳,經四方以討賊,得諸君輔佐,下江東,破孫權;戰江漢,敗曹操;取巴蜀,復舊土。后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嗣武二祖,繼受天子位,復興漢室。”
“朕有撫御天下,鞭撻洪宇之心,然痢疾在身,天不假年,壽數已至。即朕亡后,太子劉禪繼位”
隨著詔書的誦讀,抽泣聲愈發變大,且慢慢地四散而開。王粲那沙啞的聲音,竟不能蓋住哭泣聲。
“肅靜聽詔”
張飛紅著眼眸,朝著身后的那群文武,吼道。
有了張飛發話,跪地的文武不敢大聲哭泣,殿中多是寂靜,唯剩王粲宣讀詔令的聲音。
“以驃騎大將軍霍峻、丞相諸葛亮、大將軍張飛、前將軍陸遜、御史大夫徐庶等五臣受遺詔輔政。諸卿務必從令,不得違詔。”
“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朝中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刺史、二千石長吏、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三日便除服。”
隨著王粲宣讀詔書結束,猶如積壓的火山,榻前官吏爆發出了一陣哭聲,口呼陛下不止,卻不知榻前眾人有幾人真心為劉備所哭。而霍峻則是抹著淚水,為劉備而傷感。
劉備本就不舒服,聽著眾人的哭聲,心中愈發煩悶,說道“仲宣讓輔政大臣留下,余者出殿。”
“諾”
王粲扯著沙啞的嗓子,喊道“陛下有詔,輔政大臣留下,余者出殿等候。”
“臣謹遵陛下詔令”
一下子,哭泣聲小了許多。霍峻、諸葛亮、徐庶等人收斂情感,領著大臣們拱手而拜。
眾人出去后,劉備招五人及劉禪近榻,吃力說道“朕自得諸君輔佐,幸成帝業,然不幸中道將別。即朕亡之后,太子年幼,性情謙讓,恐難擔大事,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今后當有勞諸君輔佐太子。”
“陛下珍重御體”陸遜流淚說道。
“翼德”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