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早有所備,除了向武漢求兵外,為了阻止南中叛亂擴大,派主簿常房攜帶他的書信南下,欲勸牂牁郡丞朱褒,以及益州郡大族雍闿不要反叛。
永昌郡因離反叛中心太遠,加之大族呂凱不愿反叛,永昌郡則是幸免于外。
且為了擊敗李嚴,朱褒書信教唆益州郡大族雍闿反叛,以自己為例子,表示漢朝不可信,今唇亡齒寒,他們三郡豪強、宗帥被滅,下個則就輪到益州郡豪強、宗帥。
漢嘉、越巂二郡位益州之西南,地處崇山峻嶺間。二郡的叛亂,動搖了南中諸郡。
雍闿所在益州郡位于牂牁、越巂二郡之中,見東西兩面都有人割據,不聽孟獲的勸告,率部曲反叛,殺益州太守正昂,自命為益州太守。因孟獲有威信,雍闿令孟獲讓南中蠻夷隨自己起兵。
李嚴所在的朱提郡三面皆敵,被叛軍圍著打,因兵力懸殊問題,李嚴不得已退保朱提縣城。
入山的孟獲為了哄騙蠻夷反叛,利用蠻夷對他的信任,謊稱新帝上位,要廣納妃嬪,以及要用大木修繕宮殿,皆要從南中出。蠻夷被孟獲三寸不爛之舌鼓動,則是跟隨雍闿造反。
常房奉李嚴之命南下,為了威懾朱褒,當即帶人擒獲其親信,欲殺雞儆猴,讓朱褒知曉其利害。
在劉備去世后的一個月多時間內,漢嘉、牂牁、越巂、益州四郡集體反叛。
不僅于此,漢人出身的黃元,深知汶山郡內存在大量蠻夷。于是聯絡上汶山羌。汶山羌隨之叛亂,攻略汶山郡縣城,殺害長吏。
如此大規模的叛亂下,蜀郡、廣漢、犍為三郡無力反擊,唯有用郡兵自保。
重慶都督區兵馬因無中央軍令,加之都督陸遜遠在武漢,唯有按兵不動;漢中都督賀齊因防守漢中,擔憂曹魏趁機用兵,無法南下平叛。
當求援書信經歷千里至武漢,送到霍大司馬手上時。霍大司馬唯有罵娘,剛當權臣沒多久,就遇見這檔子事。
將書信放到案上,霍峻拿起交州刺史呂岱的書信,見其上內容,在心中又暗罵了聲。
呂岱報憂不報喜,其書信上言,合浦蠻破高涼,殺縣長官吏反叛,從者蠻夷有一兩萬人之多。所幸運的是,呂岱已率兵馬前去討賊。
見交州事態可控,霍峻揉著腦袋,重新拿起益州發來幾封戰報,準備在眾人抵達前,先整理出益州真實的事態進展。
情報需要分析,送到武漢的戰報,非是潘浚一人所奏,而是來自益州各級文武上奏。因叛軍規模大,需要逐一分析。
分析半響,當霍峻了解南中反叛實質,慶幸出了口氣。若是蠻夷叛亂,不好鎮壓;漢人豪強叛亂,如歷史上且征且撫即可。
黃元叛亂,多半因劉備去世而導致,且有本地士族的影子;南中叛亂,其多主導者是漢人豪強,唯獨越巂郡是由蠻夷發起。
而南中豪強為何反叛,其不難理解。自兩漢以來,隨著南中開發,漢人豪強與地方蠻夷聯姻,形成姻親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