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垂釣”
劉禪露出深思之色,問道“大司馬可有言出兵作戰之時”
“未曾”
周不疑思慮少許,答道“大司馬與往日相同,與尚書令問政,向左將軍問軍。”
劉禪心中漸有著急,忍不住問道“大司馬可知鐘離箭矢將絕,曹丕益兵淮南,欲傾力而破鐘離”
“此些軍情,大司馬盡數知曉”周不疑說道。
劉禪想再問什么,但為了保持神情,則是不再言語。
廖立見劉禪欲言又止,說道“陛下,大司馬不理軍事,反而沉迷垂釣,恐有負先帝托孤之事啊”
說著,廖立惡意揣測,說道“莫非大司馬畏曹丕兵眾,恐傷英名,故居京拒不出戰”
“廖侍中慎言”
諸葛喬沉聲說道“大司馬不畏曹操,今豈畏曹丕兵勢”
劉禪微微踱步,問道“今司隸校尉何在”
“在府中”
“善”
劉禪停下腳步,說道“令人知會大將軍,讓其與朕乘車至江邊,以尋大司馬蹤跡。諸君留守宮庭,若有軍國急報,當尾隨朕之后。”
“諾”
劉禪說走就走,讓張紹備車,留廖立、諸葛喬、周不疑等在宮中。
待劉禪走后,廖立自認自己位高,獨自尋了位置坐下。周、葛、關三人關系親密,同坐一起議事。
關興看了眼不遠處的廖立,厭惡說道“廖立自以為尊,而蔑待我等。今因陸車騎之事,而后又誹大司馬。自恃才高,難怪不得眾卿禮遇。”
周不疑似乎有什么點子,笑道“廖立自恃才高,何不如向其詢問其破敵方略。如大司馬破敵制勝,與其所言有違,今后廖立必無顏敢見我等”
“好”
諸葛喬眼睛一亮,說道“如能令其自取大辱,廖立日后安敢再胡亂言語。”
三人達成目標,故意以謙卑姿態去見廖立。
“廖公,我等有不解之事,不知公能否為我等解之”諸葛喬放低態度,恭敬說道。
廖立見三人態度恭敬,略有得意,說道“但說無妨,某知無不言。”
諸葛喬故意問道“以今江淮形勢,不知廖公有何高見”
廖立不假思索,說道“眾將彈劾陸伯言用兵無度,可見其臨戰怯弱,畏敵如鼠。今若欲改江淮之形勢,他另派大將替之。”
“廖公以為大司馬選陸車騎為將有誤或是說當選他人為將”周不疑下套道。
廖立捋著胡須,思索說道“今陸車騎之事,足可見大司馬識人之能。如秘書王粲雖文采過人,但多空洞無物;武漢尹司馬芝雖能平治士民,但厭商而重農。”
“再觀向朗平庸之徒,而因奉馬良為圣,得以幸進。而仆射馬良身無大才,聽命從事,毫無意見。今更世之時,與馬、王、司馬三人為伴,則興漢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