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曹魏這些外圍據點被突破,進入中原的道路被打通,抓住曹魏虛弱的機會,直接打穿河南,進而渡河滅魏。
費觀甚是贊同,拱手說道:“江陵公之謀略,非觀所能比。今聽公戰略決戰之語,觀煥然開朗,心中再無疑問!”
“哈哈!”
張飛拍腿而笑,說道:“俺無異議,如仲邈、孔明之語,如能成功,則能一舉滅魏。如不能成功,大不了之后繼續北伐。俺隨先帝顛沛流離,從涿郡到下邳,再從下邳到南陽,不知何謂不可成之事。”
“張將軍之語雖糙,但卻合當下之形勢。一伐不成,二伐便是!”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
李嚴捋著胡須,說道:“如舉國北伐,軍糧越千里供給大軍,所需百姓不下二三十萬。如此調度兵民,中樞當與各州刺史相互協調,相互調配,全力支援北伐方可。若糧運不到淮北,我軍唯有撤軍。”
“糧草補給雖難,但并非無法解決。當下最艱難之事,在于統兵諸將身上,如何用兵,如何能擊潰魏卒,奪取河南,當為關鍵之事!”潘浚說道。
“兵分三部,一兵出江漢,一兵出江淮,一兵出漢中。”霍峻說道:“江淮之兵由孤統率,江漢之兵可授葛相,巴蜀之事可交予陸驃騎!”
遲疑少許,霍峻說道:“可遣使至河套,邀軻比能統鮮卑之眾南下,以牽制河北魏兵。”
與鮮卑聯合,初由諸葛亮、劉禪提出,而后由霍峻同意。在霍峻眼里,鮮卑劫掠河北的事實不會因南漢同意與否而改變,不如靈活變通些,與鮮卑合作,先滅了曹魏,而后再著手解決鮮卑問題。
漢唐開國哪個不被游牧民族困擾,最終不都被他們解決。關西羌胡化,河套被鮮卑所占據,這注定是南漢之后要解決的問題。當下分清主次點矛盾,先解決主要矛盾,而后再解決次要矛盾。
“統兵之事,諸公無需多憂!”
諸葛亮撫扇而吟,說道:“當下亮憂慮之事,在于中原之山水。夏季水盛之時,舟舸載糧而進;冬季水衰之際,舟舸難以前進。如不能解決輜重補給之問題,恐北伐中原之事,將無從談及!”
“對啊!”
馬良似乎想起什么,說道:“夏季尚能供給軍糧,但深冬之時,縱邗溝亦會結冰。如以時間觀之,唯三至五月可以用兵。一旦敵寇堅守城池,數月不克,淮北兵馬恐將無糧可食!”
“除非在夏時,盡可能將大軍所需糧草輜重運至江淮。而后大司馬北伐用兵時,從后方補給糧輜。”李嚴蹙眉而思,說道:“卻不知淮北有多少百姓,可以被我軍征調!”
“徐州百姓稀少!”
霍峻毫不掩飾,說道:“魏為防我軍用兵,必會遷百姓北上。沿途用兵,皆需以舟舸行于河水之中。故河水下降,糧草、冬裘皆難以抵達前線。”
說著,霍峻看了眼諸葛亮,緩緩說道:“欲解此難事,葛相以為可將都城東遷至秣陵。”
“遷都秣陵?”
ps:今晚被我女票占了,只能先碼一章4k字先。剩下一章,明后天還上。
上次欠的一章,之前熬夜三更還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