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劉禪將璽交于符璽郎中,而后走到面縛銜璧的曹叡面前。
為了彰顯自己的氣量,劉禪站在曹叡面前,望著跪倒的眾人,笑道:“朕非殘酷之君,今既歸降,往后皆為朕之臣民。”
說著,劉禪俯視著跪在地上的曹叡,說道:“君獻國歸降有功,朕賜君為劉姓,封美陽縣公,往后與曹氏再無瓜葛。”
聞言,曹叡閉上了眼,心中如同滴血。改姓為劉,代表著他不再是曹家人,與曹操、曹丕二人無親屬關系。后人供奉他,將在靈牌上寫著劉叡,而非曹叡。
賜姓為劉看似是件好事,但如今卻是變向滅絕曹家。畢竟古代社會,姓氏會比血緣更重要,擁有合法程序的養子,在宗法上具備繼承權。
如劉備早期以劉封為義子,實際上就默認劉封為他的繼承人。若不是劉禪的出生,劉封很有可能會成為南漢君主。
故從一方面來說,曹操在宗法社會上絕后了,今后將無人祭祀曹操。劉叡、劉植膽敢祭祀曹操,將會以謀逆罪下獄,身死而族滅。
劉禪伸手去取曹叡口中的玉。
嗯?
有些難拔!
再用力一拔,曹叡選擇識趣松開了嘴,讓劉禪將象征天命的玉取出。
面縛銜璧者,面縛己身,乃示自己無害;口含玉璧,是為降國請罪。
玉者,為祭天之器物,今被劉禪取走,代表國家滅亡或天命轉移。
終于能開口說話的曹叡,忍住眼間淚水,哽咽說道:“罪人劉叡,奉上冀、并、幽三州二十余郡,在冊百姓百萬,甲士六萬,官吏四萬人。余者詳情盡在案牘、公文之中,請天子受降。”
“罪臣陳群、孫資……,參見陛下!”眾人懷著復雜的心情,說道。
劉禪雙手虛扶,安撫眾人說道:“過往之事不計,諸君侍奉新朝,日后當盡心盡意爾!”
“多謝陛下!”
劉禪簡單安撫了下,示意魏廷眾人將案牘、公文交于漢官。并讓人帶走曹叡與其家眷直接帶走,直接護送到關中居住。
劉叡、毛氏、孫瓔哭哭啼啼走后,劉禪望著在場的新漢官們,問道:“今曹真、曹洪二人握有重兵,不知何人愿為朕效力,攜美陽公詔令出使二將,令二人率兵出降,速至鄴城赴命。”
“陛下,臣與曹洪有久,愿為陛下出使。”
“臣與曹真關系親昵,愿為陛下出使。”
聽有立功的機會,不少魏官為了能得到諸葛亮的欣賞,當即表示愿為大漢說服二人來降。
“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