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余落的鮮卑部人入樂浪,短期內難以吸收。為了將慕容部納入統治,在霍弋的出面下,霍氏男子多有娶慕容女子為妻。并且為慕容部改漢姓,正式以‘慕容’為姓。
次年,慕容木延長子慕容涉歸成年,霍弋許以霍氏女,兩家再結為姻親關系。
經三年的內部融合,雖談不上將鮮卑漢化,但慕容部卻漸漸學會了耕作,并以半耕半牧為生活,幼年孩童多有入學堂,學習漢家文化經典。不少慕容部男丁服役,被吸納入國兵序列。
在公元256年,霍弋以馬韓掠民為由,向劉禪請求南征。
在得到劉禪的批準后,老將丁奉為帥,督樂浪國兵、帶方郡兵南征。
此次有了上次經驗,以及慕容部的加入,漢軍戰斗力格外強悍,大敗聯軍,并且突破險峻,殺入漢江流域,馬韓王被迫南逃。于是丁奉劫掠馬韓男女兩萬余名,得以勝利班師。
待漢軍走后,馬韓王上表請降,并在部民的支持下,重新恢復了王都。雖說馬韓依舊存在,但從實力上出發,他已無力漢軍抗衡。
霍弋清楚在短時間內,滅亡不了馬韓,于是接受馬韓的臣服,并獻表于劉禪,令遠在長安的劉禪為之大喜。
公元260年,滕胤上疏請奏,追溯霍氏舊功,并以帶方郡地窄民少,為樂浪郡舊城,以及易受蠻夷襲擾為由,望劉禪將帶方郡并入樂浪郡。
劉禪猶豫多時,以平州郡少為由,否決了帶方郡并入樂浪郡的提議。但出于各種因素,將帶方郡的含資并入樂浪郡。
時樂浪郡有八縣,較初期增二縣,一為含資縣,二為慕容縣,戶籍一萬五千戶,為遼東少有之盛郡。
公元261年,霍弋為了進一步深治樂浪郡,決心向樂浪郡東部擴張,于是以濊人與高句麗余黨為由,請霍范參謀,由霍忠掛帥出征。
夏時,霍忠翻越大山,軍臨海濱,大破濊人各部,轉戰五百多里,斬首四千余人,俘虜男女萬余人。
此役之后,霍弋在東部設滄海縣(今咸興市),并將霍范的次子霍義封為滄海縣長,治理樂浪郡東部,武力控制濊人。
隨著樂浪郡內外之敵衰弱,霍弋在后續的十年里,其不再用兵,而是著重發展樂浪郡,希望能強化霍氏在樂浪郡的統治。
公元267年,霍范在長安病逝,被追謚為景武侯。子霍忠繼其爵位,次子依在樂浪郡。
公元271年,劉禪病重,霍弋入朝陪侍,君臣二人互訴過望。蓋因追戀年輕時光,劉禪拜霍弋為大司馬。
未過數月,劉禪病逝,劉璿登基,霍弋以年老病重為由,請歸樂浪郡。劉璿賜杖與霍弋,以表尊敬。
公元271年冬,霍弋長子霍啟不幸病逝,霍弋以次子霍山為世子,并因馬韓有復興跡象,命老將丁奉出征。
丁奉率兵南征馬韓,再次攻破馬韓王都,并殺至弁韓界,逼弁韓獻馬韓王。得馬韓王之后,霍弋獻于長安,得劉璿嘉獎賞賜。
是役,丁奉斬首五千多人,俘虜民眾兩萬多人,生擒馬韓王。
馬韓幾近被滅,霍弋在漢江流域設縣筑城,并拜丁奉之子丁溫為長,以消化吸收馬韓舊民。
272年,丁奉歸國不久病逝,私謚為‘武’,以壯丁奉為樂浪國作出的貢獻。
同年,步練師因病去世。為紀念步練師,霍弋改列水為練水。
273年,霍弋南巡馬韓城,見漢江景類荊楚,不禁潸然淚下,為江水取名為漢江,改縣名為漢縣,城名為漢城。
同年秋,霍弋病逝于朝鮮,謚為‘景公’,次子霍山繼樂浪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