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毛子的高層決定,在伏爾加河畔小城切爾內建立起來了全新的卡車制造廠,于是,在1969年12月13日,卡姆斯車廠開始動工,1976年2月16日,工廠生產的第一輛卡車下線,命名為卡瑪茲5320。
這款汽車也成為了卡姆斯汽車廠最重要的產品,一直生產到了兩千年。
由于是新建的工廠,所以,整個工廠看上去都非常的新穎,甚至就連工廠里面的工人,大部分也都是年輕的面孔,他們穿著藍色的工作服,在廠區里面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舅舅,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亞歷山大,他的父親是莫斯科國際商業銀行的負責人。”尹琳娜熟門熟路地帶著眾人來到了汽車廠的辦公樓,找到了自己的舅舅,介紹起來。
謝爾巴克夫熱情地伸出手去“亞歷山大,我見過你的父親,他是一個很能干的人。”
“這兩位,是我們的東方朋友,秦和趙。”尹琳娜繼續介紹。
“兩位東方的朋友,你們好,到這里來,有什么事情嗎”謝爾巴克夫當然知道,秦濤和趙玲這兩個東方人過來,肯定是有目的的。
“我們是來自東方的商人。”秦濤說道“想要來這里和你們做生意,我們的手頭有大量的罐頭、豬肉、面粉、火腿”
謝爾巴克夫的眼睛當下就閃亮起來了“好,我們可以做一筆交易。”
“那么,現在我們可以去你們的生產線上看看嗎”秦濤說道“我們對卡瑪茲汽車還不是很熟悉。”
“當然沒問題,我親自帶你們去”
其實,秦濤對卡瑪茲汽車,熟悉得很,當初在遠東的時候,秦濤就已經從尼古拉的手里交換過一批了,那批卡瑪茲汽車現在還在明州市的街道上奔跑呢。
至于秦濤要考察這里的生產線,一方面是想要過過眼癮,另一方面嘛
秦濤等人走進了生產車間,看著總裝中的卡車。
實際上,老毛子的高層還是有遠見的,李哈喬夫汽車廠雖然設計出來了這款重型卡車,但是并沒有能力去生產它,這里的生產線,從歐洲購買了大批的生產設備,然后組建起來的。
可以看到一些設備的銘牌上,寫著的都是英文字母。
“我們的卡瑪茲5320,空重7噸,載重8噸,使用一臺10857升的v8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10馬力。”謝爾巴克夫一邊走,一邊給秦濤介紹著“你們如果買回去跑運輸的話,那么用民用的后驅版本就可以了,最高時速80公里每小時,百公里油耗34升。”
秦濤的目光,望著那外形粗獷的駕駛室,看著里面吊裝進去的v8發動機,心中也在感慨,這種車子的技術,已經落后了,國內的斯太爾,用6型發動機,就已經能輸出同樣的動力了。
不過嘛,國內的斯太爾是沒法用食品去換的,秦濤這個倒爺這樣一交換,會比國內的斯太爾便宜很多。
零部件倒是一個問題,畢竟秦濤這種手法倒騰到國內去的車子,是沒有任何的廠家保修的,要是零件壞掉了,那就得自己動手修理才行。
秦濤必須要把各種問題都考慮好了才行,絕對不能做虧本的買賣。
帶著這樣的想法,一行人穿過了車子的總裝線,從廠房的另一個大門出去,接著,秦濤眼前就出現了大片大片的整裝待發的卡瑪茲,橘紅色的車頭,墨綠色的車身,油漆光潔閃亮,整體工藝也算達到了西方七十年的綜合水準了。
“這里的車子,隨便你們挑選。”謝爾巴克夫開口說道。
至于交換比例之類的,接下來再說,先把車子賣出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