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越野車,奔馳在白茫茫的大地上。
從外形上看,這款越野車和bj吉普改款后的2020有一些類似之處,前面兩個圓形大燈,向后延伸過去,是寬大的翼子板,發動機蓋圓弧過度,后面是小小的車門,總長只有四米左右的車子,對于老毛子來說,坐進去一定會很憋屈,所以,拆掉車門玻璃甚至是頂棚,才是最合適的。
這就是老毛子最經典的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生產的05噸級的軍用越野車,它的基型車包括uaz469基本型和軍用uaz469b。1985年,老毛子采用了新的生產標準并修改了車型編號uaz469b成為了uaz31512,uaz469成為了uaz3151。
同時,這種uaz469系越野車擁有眾多的改款車型,包括uaz452在內的皮卡、長軸距加寬、軟棚、硬棚,警用以及各兵種特種改型。
此時,秦濤和薇塔麗亞兩人坐在這輛車的后座上,已經被顛得隔夜飯都要吐上來了。
“薇塔麗亞,其實你不用跟著一起來的,這一路上也太辛苦了。”秦濤向薇塔麗亞說道。
薇塔麗亞笑著搖頭“不,我的父親已經答應我了,允許我去東方看看,我也很期待這樣一次特殊的行程。”
前面是薇塔麗亞的保鏢在開車,不過,這個保鏢一路上很安穩地做好本職工作,絲毫不干涉秦濤和薇塔麗亞。
布爾拉科夫給秦濤提了個建議,秦濤深以為然,于是,安排好了二十輛道爾系統車輛回國,他就萬里迢迢地趕過來了。
沒錯,就是萬里迢迢,從德國來到了草原。
這條路不好走,三人先坐飛機,來到了附近的機場,然后,又開上了這輛越野車。
在這種地方,必須要越野車,因為,在皚皚的白雪之中,根本就看不到道路了。
這里是一個內陸國,而且,周圍只有兩個鄰國。
北面是老毛子,南面是中國。
在前些年,這里一直都積極申請成為老毛子的新的加盟共和國,只是沒有被接收,現在嘛,也就省事了。只要坐著馬扎看莫斯科的景象就行了,一切都和他們無關。
當然了,有些事情還是有關系的,比如說,撤軍。
在1963年,老毛子的軍隊進入這里,到了87年開始撤軍。到89年的時候,就計劃撤出五萬的軍隊。
但是,和東歐那邊一樣,老毛子的國內局勢不穩定,一切都在擺爛,所以,撤軍經歷的時間很長,一直到了93年底,才算是把所有的軍隊撤出去。
和其他地方的軍隊相比,這里撤軍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交通不方便
對于老毛子來說,在陸地上轉移軍隊,最好的方式就是鐵路。但是,在這里,鐵路只有兩條,一條縱貫南北的干線鐵路和一段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延伸支線,這兩條鐵路都是蘇聯修建,兩段鐵路不相連接,沒有形成國家鐵路網。
二戰前,老毛子的軍事物資要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到謝爾洛夫,換裝窄軌鐵路運到邊界,再用汽車進入草原。
由于窄軌鐵路蒸汽機車功率小,車輛載重也小,加上兩次換裝,使蘇聯方面后方交通和供給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
所以,老毛子發了狠,決定出錢把這里的鐵路改了,將他們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支線延伸到這里,順帶著將窄軌鐵路一并改成寬軌。
新的寬軌鐵路從博爾吉亞站出岔,到巴音圖門,全長353公里,1939年新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在1945年蘇聯出兵打敗日本關東軍的戰斗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冷戰期間,莫斯科到巴音圖門開行旅客列車,曾經也很熱鬧,但是,單條鐵路線的運力太小了,根本就無法滿足這里駐扎部隊的運輸需要。所以,當年老毛子的39集團軍在這里駐扎,根本就無法保證齊裝滿員,因為這里的鐵路系統不能滿足一個標準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后勤,后來才慢慢補齊,現在,還得回去。
大部分的軍隊駐地都是不通鐵路的,那些駐軍需要直接開動回去。
現在,天寒地凍,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以,看不清路,也不用路,只要在雪地里面開就行了。
“這次,我們要去的是博格納爾,那里的第12摩步師第1178防空導彈營,是從西部集群抽調過去的,操作著s300導彈系統,如果不是布爾拉科夫的介紹,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秦濤感慨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