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的技術實力是很強的,但是讓他去搞企業,絕對是個失敗者。
秦濤看好馬明的發明創造能力,也看好電機市場的前景,不用說現在的軍艦、民船都需要發電機,就說以后,環保越來越重視,風力發電成為潮流,國內的荒山會遍布風力發電機,這里面,就有馬明的技術。
與其讓馬明把自己發明的技術象征性的收取十萬塊錢就給了國內的風電企業,還不如進自己腰包呢這也是為了國防事業嘛。
秦濤如此計劃著。
馬明點頭了“這樣當然可以,我們接下來的技術研發,是需要很多的資金。也需要路線的選擇,秦總,就這個電磁彈射的問題,儲能就得選擇好啊”
想要在短時間里,將飛機彈射升空,能量的釋放絕對不是平穩的,而是短時間內爆發的。
在蒸汽彈射器上,用的是專門的儲氣罐,把高溫高壓的蒸汽提前存在罐子里,然后在彈射的瞬間,釋放出來,如果鍋爐的蒸汽直接推動彈射器,那功率太低了,根本就不夠。
簡單舉例子,華東之雄胡編的哈。比如鍋爐給這個儲氣罐蒸汽,需要一分鐘的時間才能存滿,但是使用的時候,幾秒鐘就全用光了,如果要是鍋爐蒸汽直接推動彈射器,那就需要提高十倍的蒸汽輸出才行,也就是說,核反應堆得增加十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蒸汽彈射器里,這個高溫高壓的蒸汽儲存罐,也是一個制造難點,甚至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技術。而電磁彈射器里面,提前把電能儲存,也是最困難的地方。
想要把飛機彈射出去,電磁彈射器的峰值功率到達幾百兆瓦才行。這個數據,甚至超過了航母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所以,必須要提前將能量儲存起來,然后瞬間釋放。
美國人的解決辦法,是飛輪儲能技術,它的核心部件是一個重達上百噸的巨大飛輪。在使用前,用電能帶動飛輪轉動,這樣就以動能的形式儲存起來電能,在使用時候,飛輪系統又會在瞬間將動能轉化為電能釋放出來。
不過,這種機械的方式,太原始落后了,根本就不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聽到馬明說起這個問題來,秦濤笑了笑“咱們不是用中壓直流嗎那當然可以直接用超級電容來儲存電能了。”
電容器是電路中的一種常見元件,兩個距離很近的平板,一邊帶正電,一邊帶負電,就是一個電容器,中間加入某種介質之后,儲存電荷的本領就會更強。
把電容器做得超級大,儲存電荷的本領超級強,就是超級電容了。
這東西,就像是一個緩沖器,可以用小電流緩慢地給它充電,直至極板上滿是電荷,然后迅速全部釋放出來,也可以是把大量的電荷一下子收集起來,然后緩緩釋放出去。
后者的原理,在后世已經大量使用,這就是電動汽車上用的動能回收系統,電機上產生的電能,不是直接回流到電池包里面的,而是通過超級電容緩沖一下。
馬明計劃采用的是中壓直流,所以可以用這種方式,美國人用的是中壓交流,交流電的正負極在不斷變化,根本就沒法給電容器持續充電,形成電路震蕩還差不多。
馬明點點頭“是啊,在機械儲能和電容儲能方面,我還在猶豫,現在既然秦總也覺得電容儲能好,那我們就用這種技術了”
返程之中,兩人也在不斷地聊著,落地之后,才分道揚鑣。
明州船舶工業集團的舾裝泊位上,已經多了一個大家伙。
四萬噸級的佩內古多夫號,靜靜地停在了那里,經過了幾個月的跋涉,它終于來到了遙遠的東方,來到了它的新家。
實際排水量是三萬七千噸,所以,四舍五入,就說它是四萬噸級的了。
“這還真是個大家伙啊”跑來看熱鬧的張震感慨地說道“它比我們上次看到的法國人的克來蒙梭號航母還要大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