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期開始,張忠開始剖析紅色帝國為什么會崩塌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忽悠
八十年代的紅色帝國,為何會出現危機世界油價為何會降低到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價格這一切,都是因為背后有一個陰謀家
張忠的分析,頭頭是道,有理有據,由于他提出來的這個觀點相當的獨特,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這些分析報道,自然也能傳到老毛子的耳朵里。
“在紅色帝國時期,老毛子在航空技術方面,也是全面開花,有大量的科研機構和設計局,其中最著名的有八個,我看,可以給他們個八大金剛的稱號。”
前往莫斯科的列車,一節特殊的車廂里,一個聲音響起。
“秦總,您真是幽默,您倒是說說看,是哪八個。”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說道。
剛剛信口開河的,就是秦濤,至于問他的人,則是這次隊伍的帶隊者,也是國內航空發動機行業的元老,江老,他和劉老一起,共同提出了全面引進r79發動機技術,在這個基礎上,預研新一代大推力發動機的提議,得到上級領導通過,同時老毛子做出停止雅克141研制的決定之后,一起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行程。
有了秦濤同行,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而這一路上,因為有了秦濤,也有了更多的樂趣。
“是啊,八大金剛,說說看啊。”劉老也開口附和江老的話。
“好,那我們伸出手指來,我開始數了,第一,就是咱們蘇27戰斗機的發動機設計局,留里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第二,就是米格29發動機的研制單位,克里莫夫設計局,然后,是尹爾76發動機d30的設計單位,索維洛耶夫設計局。”
尹索托夫設計局、科列索夫設計局、庫茲涅左夫設計局、圖曼斯基設計局、尹夫琴科設計局,八個設計局,全部都讓秦濤給說出來了。
“秦總,這是提前做好了功課了啊。”江老說道“這些設計局,有的還大放異彩,也有的,已經泯然眾人矣,讓人感慨啊,想當年,咱們引進米格21的時候,米庫林設計局派遣了一批設計師過來,我們還成為了好朋友,現在,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次見到。”
說起這些來,江老和劉老都是一陣陣的感慨。
想當年,雙方友好時期,國內引進了不少戰斗機,對應的發動機,都是米庫林設計局的,現在呢改名叫做圖曼斯基設計局之后,就沒有見到有什么大量裝備部隊的航空發動機啊
“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在老毛子那里,一個設計局能否發展壯大,不僅僅要有技術,還要有關系。”秦濤分析起來“你們看看,在螺旋槳時代,米格機根本就是打醬油的,到了噴氣機時代,就開始大放異彩,還不是因為米高揚有個哥哥,在莫斯科當高官。你們再看看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在螺旋槳飛機時代,那么牛氣,到了噴氣機時代,咋就成邊緣狀態了只能研究產量稀少的垂直起降戰斗機”
眾人很是感慨。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庫林,這位老毛子著名的航空發動機設計師出生于1895年,他的生命軌跡,離不開他的舅舅,大名鼎鼎的儒科夫斯基。
米庫林從小就很努力學習,成年之后,在舅舅的幫助下來到莫斯科,進入著名的高等技術學校學習。他參加了舅舅親自領導的“儒科夫斯基科研小組”的活動。關系重要,能力也很重要,兩者兼具,那就前途遠大。
這個小組很牛氣,聽一聽里面的人就知道了圖波列夫、尤里耶夫、斯捷奇金。
很快,米庫林就開始大顯身手,他和表哥斯捷奇金一起,設計出了一臺功率為300馬力的АБc-1型兩沖程發動機。在當時來說,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絕對是妥妥的大功率發動機。
1921年,米庫林應邀到發動機科學研究院航空發動機處工作,兩年之后成為航空發動機設計師,再過兩年,就已經是主任設計師。
1936年,米庫林成為發動機科學研究院的航空發動機總設計師。在他的領導下,大名鼎鼎的a35發動機橫空出世,二戰之中,很多名機,比如尹爾-2強擊機、米格-3殲擊機都裝有這種發動機。
到了1940年,在米庫林的運作下,航空發動機處和制造工廠從發動機科學研究院里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設計局和制造廠。就這樣,米庫林航空發動機設計局和專門制造航空發動機的300工廠正式成立。米庫林被任命為設計局總設計師和300廠廠長。
在渦噴發動機時代,米庫林設計局更是大放異彩第一架超音速的米格19,兩倍音速的米格21,用的都是該設計局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