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呢
除非以后的坦克使用電磁炮,否則發動機主要用來驅動坦克前進,壓根就不需要多少電力供應啊
“秦總,一些大型車輛,比如說礦山車會采用這種方案,主要是因為動力太強,傳動裝置不方便設計,而我們的坦克有完善的傳動系統,咱們已經搞出來了成熟的液力傳動系統,恐怕沒必要用這種方式吧”
電傳動用在大型礦山車上,就是為了方便,畢竟那種一個輪子就比人高的車子想要用機械換擋,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要說用在軍用車輛上,那就得提一提二戰時期的德國了,當時的保時捷博士就喜歡玩電傳動,還造出來過一批底盤,據說不能走直線
“哦,我剛剛沒有說清楚,并不是只有內燃機和發電機、電動機,還需要帶電池。”
毛總睜大了眼睛,秦總,咱們采用電力驅動,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結構簡單,您這是在干什么把簡單的事情整復雜這不合適吧
“這樣最大的特點是省油。”秦濤介紹起來“內燃機有各種輸出曲線,我們可以讓內燃機工作在最佳省區間里,避免反復調節油門,這種結構的車輛,發動機要么不啟動,要啟動就以固定轉速工作。”
“秦總,這不合適吧”毛總皺著眉頭。
研究了半輩子的車輛,毛總當然清楚,汽車發動機需要時刻改變轉速,來獲得不同的輸出功率,從而適應不同情況,比如說上坡下坡,比如說高速低速等等。
這樣,發動機工作區間時刻變化,油耗自然會很高,畢竟發動機只有很窄的一個區間是最省油的。
問題的,這也沒辦法解決啊。
發動機調高了,車子用不了,發動機調低了,車子又不夠用,這種車輛還怎么用
“有電池啊。”秦濤說道“電池用來作為動力的緩沖和補償,比如說,車子低速前進,動力用不了,那就把多余的能量存到電池里,當車子需要提速或者是高速前進的時候,需要的動力多,那電池就輸出電力來讓電動機輸出更多的功率。”
“秦總,您的意思是混合動力”
車輛除了有純油和純電的之外,還有混合動力
混合動力又有兩種,一種是插電混動,這種汽車的電池比較大,可以插到充電樁上充電,純電能行駛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在市區完全不用油,需要高速才會用油。
另一種就是油電混動,這種方式電池比較小,也不用充電樁,完全用自身發動機來充電,聽上去像是放屁脫褲子,實際上,也是能省油的。
汽車起步的時候最費油,咱們用電動汽車走走停停、等紅綠燈的時候最浪費,咱們用電動低速的時候,電動就夠了,高速再用油,電沒了再用油來充
當然,還有一種增程器,這個純粹就是發電機,不參與驅動車輛,是為了避免車子沒充電樁的尷尬,解決里程焦慮,技術上沒有任何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在秦濤的研究范圍之內。
至于插混和油混哪個好,就得看使用需求了,如果經常跑市區,肯定是插混,畢竟根本就不用油,沒了就可以充電,但是如果跑高速,電沒了只能用油,到了那個時候,就相當于平白無故地背了個大電池額外增加重量,所以常跑高速油混更合適。
那么,對部隊的裝備來說,到底那種更合適秦濤推薦大電池的方案。
“沒錯,混合動力,但是搭載的電池一定要大,在純電的情況下可以開五十公里左右,這樣到了戰場上,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各種情況,比如說,在不合適鬧動靜的情況下,可以用純電方式,隱蔽接近敵人。”
毛總睜大了眼睛,還能這么玩
電動車沒有聲音,畢竟不需要內燃機那一套,就是電池帶動車輪,沒啥動靜,尤其是輪式車輛,在戰場上,悄無聲息地接近敵人,想想就夠刺激的了。
不僅僅沒聲音,還沒有紅外線,內燃機必然會帶來熱量,排氣管的溫度也不可能降低,在十幾年前沙漠地區的那場戰爭中,傻大木的坦克埋到沙子底下都會被打爆,就是因為發動機散發的熱量輻射的紅外線。
所以,電動模式下可以搞偷襲